高职院校《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建设研究

2019-10-21 19:26崔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

摘 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内容的建设,关键要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文章重点分析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的理论构成和实践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得出《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特色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理论特色;形式多样,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特色。

关键词: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内容

高职课程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改革。做好课程教学主线,然后在此主线上具体展开其他各部分内容。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构成

1、《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开设对象及学期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旅游管理、会展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和导游等专业而设置,同时也可作为校级、校际公选课面向本校或周边其他院校非旅游专业而设置。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及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开设对象为旅游管理、导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学期为第四学期。

2、《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构成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一门涉及历史、自然景观、宗教、民俗等广阔领域的综合学科,它兼具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时刻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而高职院校的《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重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指导下,其教学应偏重实践、理论适度、以培养能力为主,即与高职院校“重基础、宽知识面、重实践性”的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

旅游文化是综合的文化现象,它是由不同质态文化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一般按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将它分为三大类,即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其中旅游客体文化是与旅游资源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应该是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同时,在中国旅游文化中:历史、建筑、园林、饮食、民俗、旅游景观与山水文化、旅游文学艺术、宗教等是客体文化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他们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其知识更应广博,涵盖政治、经济、科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应该具有较高的旅游文化素养,为将来理解、认识、介绍、欣赏、开发文化景观资源和理解、分析、认识各种旅游文化现象打下堅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如表2,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旅游文化总论、自然景观文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四编共7章。

3、《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

为解决好教材的转化问题,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两个方面:(1)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旅游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将新颖的内容、信息、有关旅游文化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中。(2)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素质教育。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文件精神,课程组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内容安排上,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教学组织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目标上既教书又育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构成

1、《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应该灵活多样、目的明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程与教材特点,课程组统一要求,规范教学活动,采取课堂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形式组织教学。如表3,《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课时分配为:理论授课46学时,实践教学22学时,由主讲教师和教学过程中的客体——主讲教师和主体——学生共同完成。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内容组织方式,完整地、准确地、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旅游文化基础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教学的吸引、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上,应该力求多样化。

《中国旅游文化》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除传统的理论、基础知识讲授法之外,探索采取专题讲授、课堂小讲座、课堂演讲、主题辩论等多种内容形式,并辅之以课外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等形式,如表4。如在教学中组织让学生唱主角的“韩国的中秋节与中国的中秋节差异比较”、“七夕真是中国情人节吗?”、“中国的茶文化”、“中外数字文化差异比较”、“中国的扇文化”、“中国的狮文化”等课堂小讲座;举办“佛教为何以莲花作为佛的九大象征之一”、“西方人忌讳数l3习俗由来探究”等问题的课堂讨论;以及“北京四合院文化特征分析”、“端午节由来与习俗”、“唐卡”、“满汉全席”课件制作活动等,从学生的思想需要出发,在授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深化了教学的内涵,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中国旅游文化》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院校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的是“职业性”和现代技术的“应用性”。精品课程的定位更应体现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掌握现代职业技术的具体操作的应用性上。

因此,在《中国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针对本课程特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他们正确认识旅游中的文化现象,运用旅游文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树立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为发展我国旅游事业而积极努力贡献的高贵品德。如表5,为《中国旅游文化》实践教学设计举例。

3、《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

(1)课外考察

按教学计划,集中安排去一些文化旅游景区,如:敬亭山、皖南皮影博物馆、水东老街、宣酒文化博物馆等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了解山岳文化的表现形式、特征;分析徽派建筑文化特征、内涵。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实地锻炼作导游讲解一些具体景点。以便学生了解旅游景区的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学习并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2)课堂实验

将授课班级学生分成几个课程学习小组。就某一个关于旅游文化的话题,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文献信息等,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课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小讲座、演讲、主题辩论、课件演示等形式进行旅游文化知识的实践运用来认识、分析解决有关旅游文化的问题。

这样的教学内容组织有利于寻求师生思想的交叉点,激发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理论的热情,帮助他们形成分析现实问题和正确认识旅游中文化现象的方法。便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师从一个解惑者、演讲者、讲授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的角色,充分反映精品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色。

三、小结

从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备两大特色: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理论特色;形式多样,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文娟.高职院校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6):97-99.

[2]邱德玉.浅谈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以《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138-141.

[3]徐基宏.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2):49-52.

作者简介:

崔郁(1982-),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文化。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整合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由《指南》到课程内容的转变——基于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
疫情主题下 美术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历史语境下音乐教学法课程内容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