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湧
摘 要: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莱维尔提出的,元认知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和其他相关事情,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即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将元认知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是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构建学生有效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及其认知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当,英语知识凌乱无序,词汇运用不当,语法错误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对英语的学习紧急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地去领会词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将元认知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可以大大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关键词:元认知,精加工策略,大学英语教学
一.元认知理论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莱维尔在其《认知发展》中提出元认知的概念。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就能够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提高学习效率。
1.元认知概念
元认知指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即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也就是说,一方面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元认知结构
1)认知的知识和认知的调节
认知的知识就是指个体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资源和学生与学习情境的相容性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等知识,以及在何种情境下应用何种认知策略,如何最佳发挥自己能力的知识。认知调节指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在力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调节机制,包括计划,检查,检测和检验等。
2)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知识指个体存储的既和认知主体有关又和各种任务,目标,活动,及经验有关的知识片段。元认知知识主要有三类:一是个体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在认知方面的某些知识。二是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知任务已提供的信息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及目的的知识。三是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有效运用的知识。这三类知识的交互作用,即个体会根据特定的任务对策略作出判断。
3)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就是指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尔作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生发。精加工的学习策略就是要掌握要掌握如何精加工,已有研究表明,能否使用精加工是成功學习者和非成功学习者的主要区别。
精加工的主要方法有:
一是类比法,指学生在听老师教授新知识时能够将其和旧的知识类比,迅速揭示新知识的实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是比较法,分为对立比较,差异比较和对照比较。把同一类别的材料同时并列,进行对应比较。
三是质疑,即在学习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权威提出挑战。
四是扩展和延伸,即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将知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原有的知识框架内。
五是先组织者,它是一种先于学习内容的一种引导性材料,目的在于把新学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组织者一般放于学习材料之前,所以称为先组织者,先组织者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问题
1.学生学习缺乏明确目标和动机
笔者发现所教班级的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也有的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上敷衍,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不愿动脑思考,依赖思想严重。笔者注意到所教班级的学生平时英语作业,四六级模拟题,如果没有老师亲自监督就不会自觉地完成。他们对英语学习只有被动接受,疲于应付,时间一长,导致自主学习能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困难也就越来越大。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低,英语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上自行其是,“挂羊头卖狗肉”;在英语学习中,学而不思,不会找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零散,不能形成网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习方法呆板、陈旧,不会灵活运用,因噎废食;部分同学自尊心过强,有疑难羞于向老师、同学请教,而自己又缺乏相关的参考资料、工具书,不能释疑,因此对那些疑难问题就只好束之高阁,结果问题越积越多,久之就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2. 学生记忆单词困难,词汇量狭小
笔者曾经测试所教教材各单元的单词,少则四五十个,多则六十个以上,在单元教学完成后测视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单词却还没掌握,部分同学甚至还没花时间去记忆。词汇学习存在“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观其形不能晓其意”的问题。
3.语法知识缺失,不能灵活运用
语法一直是学生的弱项,是他们一直都难以掌握的,但是要学好英语,必须学习语法,它是一种必备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学习中存在“记忆难,理解难,运用更难”的突出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学学英语起就没系统学习过语法,教师也只注重读写,轻视语法的学习,笔者发现学生们对基本的语法知识都没有掌握好,比如连物种基本句型结构都不懂,在写作文时不是缺主语就是没有宾语,让笔者哭笑不得,语法知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学生们和教师们应有的重视。
4.课文篇幅长,单元内容繁杂
大学英语所选教材的课文篇幅比较长,内容繁杂,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必要的关联,尤其是高年级的英语教材,难度大,生词多,内容生涩,学生们对这样的文章不太感兴趣,理解课文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没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往往是囫囵吞枣,断章取义,不明所以,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5.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老师负责教考试的范围内知识,学生负责学习老师教的知识,决不左顾而言它。这就导致了一种很令人担忧的教学局面,教育教学可谓一潭死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无法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由此可见。导致学生英语学习薄弱的原因,有来自学生自身的,也有来自教师、家长、教材,或许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尊重人格、施以厚爱,以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情感具有移情作用和调节作用,任何特殊情况的学生都会在情感的感召下受到触动,接受教育。改变教育模式,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变化,教师应该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注入情的滋润,爱的感召,营造愉快、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英语教学才能真的成功。
三.元认知下的学习策略
1. 建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对待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改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往往需要一个“醒悟、转变、巩固、稳定”的漫长过程,所以,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爱好,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尽快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如查字典,模仿语音、语调,抓住信息点,学会自我评价等。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减少顾虑,增强自尊和自信。教师要创设各种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因此对他们制定的每一阶段目标都要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跟踪管理。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以便接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
2.学校和家庭教育有机统一
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品行的养成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上获得突破,取得成功,最后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3.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根据语言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学会使用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要分析、了解自己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从而掌握感知、理解、鞏固、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学习规律。因此,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高效地学习英语的能力比任何其他规定的目标更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会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各种有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活动,所学语言知识才能获得理解,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
4.学生建立良好的英语学习风格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是英语学习走上正确道路的可喜标志。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常的、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积极地、独立创造性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培养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和及时复习、预习、独立作业等良好的学习风格。
5.帮助学生运用精加工策略
元认知的核心是精加工策略,即在英语学习中运用对比,类比,质疑,先组织者等方法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笔者发现所教班级学生学习英语时方法单一,只是死记硬背四六级单词,对于词汇的运用存在很大问题,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近义词等掌握不好,导致在阅读写作时词汇贫乏,句法结构单一,所写作文干瘪,语法错误频频出现,作文可读性很低。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类比等精加工方法让他们在记忆单词时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新单词和已经掌握的旧单词进行对比记忆,扩大词汇量,学会灵活运用单词到句子到文章,并且可以在大脑中建立单词句法的思维导图,全面掌握所学单词的意义,用法,近义词反义词及句中用法。
6.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
笔者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只停留在零散的词汇学习,对英语词汇的运用也是机械无比,不能灵活运用。将各个知识点有效的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网可以规避单词的误用,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完整全面掌握词汇,以便灵活运用,在英语考试中避免不必的失分,提高英语成绩。
四、结语
教师在教学中用元认知理论去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分别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单词记忆的方法,以及思维导图等层面系统深层次地学习英语,将零散的英语单词有效联系起来,并且在学习中灵活运用,举一反三,随着学生对英语词汇句法等的深层次学习,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可见用心理学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是一种很有益的尝试,它将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更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用手段。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去提升学生深层次的认知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元认知策略与第二语言学习[J]. 杨爱英.外语学刊. 2008(04)
[2]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J]. 朱玉梅.外语学刊. 2007(05)
[3]元认知理论结构下的交际策略[J]. 周震,丁文英.山东外语教学.2005(01)
[4]元认知与外语学习[J]. 刘培华,周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04)
[5]论英语学习方法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调控[J]. 文秋芳.外语研究.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