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019-10-21 13:01肖平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兴趣问题

摘要: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语文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教育,注重学生阅读教学,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老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文本阅读;小学语文;问题;兴趣;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的学习直接影响着语文的整体水平。所以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尤其重视阅读教学,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讲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促进语文学习的策略。

一、 文本阅读的现状以及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文本阅讀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老师忽略了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教学全析,买试卷,却没给孩子买几本阅读书。学生的阅读量特别少,知识面窄,更别说做到定期阅读,定期做笔记写感想。学生虽然在学校也有阅读课,但是文本质量普遍不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比较少,质量又不高,硬件条件比较差,为了便于管理,图书馆成了摆设。所以学生缺少内容丰富的图书,缺少优雅的学习环境,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图书数量比较少,无法供大量学生进行阅读,直接影响学生文本阅读的质量以及语文水平的提高。

其次,很多城市对图书馆的建设并不重视,对图书馆的投入不够。虽然有一部分城市已经有他们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藏书种类也相对丰富,但是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并不合理,图书资源利用的不充分,图书馆的借阅服务不完善,导致图书的利用率很低。除此之外,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图书来扩大自己的文本阅读量,不利于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学生缺乏良好的文本阅读习惯。如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书本过渡到了手机等电子产品,而网络获取的内容不一定适合学生看。同时,很多学生只是利用手机搜查答案,没有进行有效的阅读。就算在手机上进行大量的阅读,不利于学生视力的发展,只读不动,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文本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忽略了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阅读不够重视,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语文的学习。

二、 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 注重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文本阅读具有足够的兴趣,他们才能够主动地进行文本阅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老师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增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小学生喜欢有趣的事物,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充满趣味的文章来让学生进行阅读,或者设置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那么老师可以多选取一些有意义的童话、故事来让学生阅读,并且在阅读之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多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将童话、故事中的场景展现出来,通过具体的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体会到文本阅读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最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学习知识往往比较主观,一般都是他们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喜欢哪一门学科。所以为了促进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提高,老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要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在教学中,老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让学生不再惧怕和老师进行交流,也不再惧怕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表现自己,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表现自己,才会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才会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后老师要多和学生互动,争取做学生的好朋友,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从而喜欢文本阅读,喜欢语文的学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很多事情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去学习一门学科,去努力完成一件事情,她们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导致阅读效率很低。为了促进学生文本阅读的质量,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要联合家长,督促孩子多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开小差;要有毅力,要认真地读完,还要多读几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语句,要拿笔勾画出来,和伙伴进行讨论,或者是找老师进行解答。要有求知精神,一定要把自己不会的问题弄明白,在不断地提问和探索中提升自己的文本阅读水平。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是喜欢的文章要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后积才能薄发。只有这样,学生的文本阅读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才能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结语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老师要注重学生文本阅读的教学。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老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注重学习兴趣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

[2]陶敏.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6.

作者简介:

肖平,四川省广汉市,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兴趣问题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