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雨 郑辰辰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教学;融合路径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各族兄弟姐妹的努力下构建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璀璨历史。特别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生态环境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众多的分支已经发展成为了目前各具特色的习俗、信仰以及人文景观。而作为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的民族舞蹈更是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构成部分,二者的融合不仅为广大学员、民族舞蹈爱好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知大门,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延续奠定了夯实基础。
一、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
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展现形式民族舞蹈不仅能够将人们的形态、神态进行夸张表达,同时也能够在引导学习者、参与者展开认知的过程中完成艺术美感的渗透。特别是在传统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模仿力以及舞蹈技巧的提高,而对于民族文化的知识推广而言却十分有限。久而久之这种不均衡的民族舞蹈教学便会造成舞蹈技术与舞蹈文化内涵相互脱节的现象。为了弥补这种现状广大舞蹈教师在进行不同阶段的学生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渗透来将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心理认知、民族风格乃至精神文化和社会结构进行逐一反映,以此来帮助学生在掌握民族舞蹈外在形态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对民族文化内在的根源进行真正的了解,由此做到“内外兼有、身形兼顾”,最终实现学生舞蹈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进行朝鲜族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由于民族朝鲜族民族舞蹈十分注重优美舞姿与韵律的融合,通过节奏与呼吸方式的协调一致来展现出他们对鹤的崇拜。然而在古老的历史中朝鲜民族经常受到侵犯,他们在条件艰苦的东北地區定居后通过勤劳劳作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朝鲜族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而在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当中更是具有“内坚外柔”的表演风格。与此同时,在朝鲜族人民的心目中“鹤”代表着善良、长寿与吉祥,也是一切美好的象征。所以在民族在朝鲜族民族舞蹈表演中,就有很多模仿鹤的动作,例如“鹤飞翔”、“鹤步”等。因此在进行学习朝鲜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这种动作的讲解与民族文化进行融合传授,在协调学生身体能动性的同时来对该民族的风土人情、人文文化等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把握。
二、通过民族舞蹈教学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
在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长河当中,华夏民族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孕育了全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虽然很多历史学家已经对大部分的历史通过出土文物、建筑物、历史记录等方式进行了猜测与还原,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文化根源是暂时无法得以考证的,无独有偶民族舞蹈最早就是起源于原始,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民间舞蹈更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创新,虽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诸多改变,但在进行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的传承过程中依旧保存了诸多民族文化原有的状态。
与此同时,对于每个民族的舞蹈传承程度而言其中依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些民间舞蹈发展的非常好且在国际均有较高的影响力,例如傣族舞蹈、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等,但也有一些地区的民族舞蹈随着其不断的汉化以及本民族的落寞出现了逐渐衰退甚至消失的现象。为了能够将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进行保留和延续,很多舞蹈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整理,结合各民族的情感以及风格归纳成为了全新的民族舞蹈教材,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来逐渐的对一些高难度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技巧进行掌握。相信通过这种方式的传承与表达,民族文化与民间民族舞蹈最终将会成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以“中转站”的形式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进行融合
作为一种传统的舞蹈展现形式,民间舞蹈某种角度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状况,特别是随着本民族文化以及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上的变化很自然的又会被反射到传统民族舞蹈当中,这就会推进整个民间舞蹈拥有了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循序渐进发展的自我修复能力。而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每一名艺术工作者以及学员都应当抓住时机,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学习进行高度融合,在不断创新中保持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精神。例如在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夏拉舞》表演中,演员所戴的帽子与爵士舞演员所佩戴的帽子异曲同工,而在表演的过程中杨丽萍老师更是大胆的融入了一些创新的舞蹈展现形式,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同时为民族舞蹈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生机,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广大舞蹈教师也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对民间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文化进行高度融合,在大胆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舞蹈作为最光荣、最古老的民族文化载体,她穿越了数千年的悠久时光,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旧绽放着其独到的艺术光芒。在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作用下民族舞蹈生生不息,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育从业者以及民族舞蹈学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与融合,通过与时俱进的理念来为推动民族舞蹈文化的大繁荣打下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