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关键词:营改增;商业银行;税务风险;运营管理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始实行。全国范围内,与金融相关的纳税人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由原本的营业税纳税人转变为增值税纳税人。但是,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为银行的税务管理的结构框架、征税方式、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的探讨。
1“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營改增”政策,即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指以前交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就是只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征税,调动了各方的经济发展积极性,促进服务行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使产品和消费等级获得进一步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社会形成良性发展。
2“营改增”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营改增”主要对商业银行税收部门的组织结构、征税方式及手段、收收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影响。银行须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正确对待“营改增”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过程中总结经验,强化税收部门管理,积极应对“营改增”后税收现状及问题。
2.1对税收成本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使商业银行的税收结构框架得以改变,商业银行的税收成本也随之受到影响。商业银行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过程中,原本的营业税收制度下结构框架得以保留,在其基础上,将增值税收项目分为三大类,即:贷款服务类、金融服务类、商品服务类。税率相较于原来的营业税增加了1.0%。总的来说,“营改增”制度实施后,银行对于税收业务营业范围相较以前有所扩大,营业范围更加明确。“营改增”将以前的在营业税制度下一些不明确的问题清晰化,为银行进行业务推广提供便利条件。
2.2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首先,“营改增”改变了纳税申报的形式。营业税为价内税,商业银行在进行计征时可按照营业额收入,按照当前税率直接计算获得,此方法简单方便,可简化税收过程,受到银行税务部门的一致好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其处理过程相较于营业税更加繁琐,需要在计征时考虑到不同的应税商品相对应的税率,在核算时还应增设多项会计科目,申报纳税过程繁琐,导致“营改增”政策实行起来较为困难。
3“营改增”后商业银行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营改增”的实行,对商业银行的税收结构框架中的众多方面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为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银行管理人员要在应对这些风险时保持积极态度,加强对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强化税务部门内部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监管机制,将税务风险最小化。
3.1加强队伍能力培养
商业银行在进行“营改增”政策改革时,需要引进一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并组建相关队伍,以保证“营改增”在当前经济背景下的正确实施;另外,银行管理部门需要对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人员责任意识与相关能力,对最新的政策和规定进行学习,让各位工作人员能够适应当前工作环境,与银行相关业务进行实时对接,熟悉银行税务相关工作与税务风险管理机制,规范人员操作,降低税务风险。
3.2强化内部控制
银行对内部进行强化控制,对于商业银行的税收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内部控制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在处理税务事务前,管理部门需建立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处理事务的方法手段进行规范,完善处理事务流程,强化人员内心责任意识,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控,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税收事故的发生。
在处理税务事务时,通过建立税务风险监管机制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潜在隐患要及时指出,责令其及时改正,避免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影响整体工作进度。
在事务完成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要对本次工作数据进行复查与核实,确保工作完成质量;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及时总结工作经验,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在“营改增”政策实行后,银行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确保银行税收业务能够正常进行。
3.3建立银行税务风险管控机制
建立税务风险管控机制,能够在银行管理部门对税务事务进行应对处理过程中,对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对操作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指出并纠正。税务风险管理机制还能对处理税收事务过程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防范有关税务问题的发生,配合“营改增”政策的推广,促进银行税务的良性发展
4结语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纳税人与经营企业来说,是极其有利的。首先,“营改增”政策的实行,能够优化征税流程,减少对企业和纳税人的重复征税;其次,“营改增”政策能够促进行业发展,尤其是一些相对高端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行业;另外,“营改增”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便利。“营改增”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作用具有双面性。银行税务部门要正确认识政策带来的影响,采取正确手段,降低政策实施带来的税务风险。促进税收业务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