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师生共读的相互成长

2019-10-21 18:16杨帆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操作

杨帆

【摘 要】阅读对于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关系密切、相处时间长久的教师与学生,良好的双向阅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着结合个人班级实际,探讨如何构建师生阅读关系,并且在共读中让师生能够相互助力,相互成长。

【关键词】师生共读;操作;相互成长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书卷,如果能合理选取、有效阅读、实践运用,相信会由此产生积极有效的能量。正因为如此,新课标对于阅读也提出的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不论是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还是作为学习活动主导的教师,都应该在阅读上狠下苦功夫。笔者以为,师生共同阅读就是一种非常值得开展的阅读活动模式。

一、师生共读的模式和操作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校本课程中就为语文老师设置了“悦读”一课,在校本课程的统一要求下,又给予了教师相对自由的空间。基于学生学情和本班实际,笔者就在班级开始尝试探索和开展的“师生共读”的活动。以下是我对师生共读的活动各个阶段设想:

(一)接触的初级阶段

首先,是学生和教师在相同时空内各自阅读自己的书籍。在课前,笔者告诉学生,接下来有一节“悦读”课,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允许学生进行书籍交换。为了完成这堂课的阅读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带一本自己的书来课堂。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带上一本书,共同参与其中。

接着在“悦读”课当天,对学生的阅读做三步走的安排:第一,花20分钟安静认真读自己带来的书本;第二,用5分钟的时间安静地回忆自己刚才阅读的内容;第三,剩余时间里,找自己的同桌或朋友,甚至是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如果对同学的阅读内容感兴趣就相互借阅书籍。

(二)发展的中级阶段

随着初步阶段的展开,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班级里能够逐步形成读书的良好氛围。那么接下去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即带着目的和任务去阅读。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书目进行筛选和控制,开始要讲求阅读的质量和读书过程中的思考。

笔者认为这一阶段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师生共读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读,正如课堂一样,读书的过程可以被视为学生自己的自由课堂,这个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拓展的见闻,对于学生成长会有非常正向的影响。笔者尝试运用“1+X”的方式开展班级里的阅读,即教师统一选定一本书,师生共同阅读。除此之外,教师推荐或学生推荐几本书进行阅读。

(三)自觉的高级阶段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任務型读书则是一项需要静下心和投入精力思考的活动。在中级阶段逐渐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与思考力后,结合第一阶段的兴趣阅读,才有可能继续发展到自觉读书主动思考的阶段。

在师生共读的时候,甚至可以倾听学生的建议,将选书的任务交给学生,让教师读学生的推荐书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这一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思考要倾听,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动笔,将所思付诸笔尖。促进阅读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写作,当学生有写作的欲望但是却写不好的时候,教师及时补充书籍中的范例,让学生在困境中接受优秀作品的洗礼,才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和积累欲望。

二、师生共读对于师生的帮助

第一,阅读的过程让人学会爱和悲悯。

对于学生的成长,学习成绩是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则是另一方面。拥有一颗向善的心比拥有一颗好胜的心更为迫切。我们听说过儿子用铁榔头砸死母亲的案件,看到过校园欺凌的新闻报道。这些孩子的内心正是缺乏生而为人的爱与悲悯。对于教师而言,阅读中带来的情感润泽会抚平我们的急躁,让我们以更加春风化雨的态度对待学生。

第二,书籍是良药,读书是自我治疗。

阅读质量上乘的书籍,能够通过作者神奇的文字体验更为广阔的天地,许多萦绕心头无法排解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某句话里。读书的过程是不断体会美好的过程,情感的跌宕起伏是与这个变化万千世界的对话,也是激发内心能量,改进为人处世的过程

第三,让读书填充我们的碎片化时间。

最近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再次让我们去思考,多久没有好好读书了。其实读书不一定要沐浴焚香,不一定要空出一大片的时间。只要我们想读,哪里都是图书馆。很多时候,觉得没有时间,其实是我们没有注意到那些从指缝中流逝的碎片化时间。换言之,我们还不会利用时间。我想,师生共读就是一种无形的相互鞭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是在暗暗较量,我要早点读完这本书,我要读更多的书,是我读完书要比别人有更多的想法。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让时间不再偷偷溜走。

三、结语

电影《卡萨布兰卡》里有一句台词: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师生共读一本书”就是让教师成为诗意生活的引路人,也是让学生成为幸福生活的摆渡人。读什么书、怎么读,今后就将有怎样的生活和人生,师生共读意义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操作
微课在小学数学中低段操作教学中的运用
相信自己最棒,努力做到我行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儿童数学学业求助的有效方式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