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凤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影响,教师更加注重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由此推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进程,这已经成为一种为众多教师所认同的教学理念。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水准三个方面,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语文有效课堂,这仅仅是提出了教学目标,如何顺利推进变得十分重要。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效课堂的构建并不轻松。不少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问题,如何顺利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根据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显示,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个审美鉴赏能力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这对开展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具有显著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想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开始。学生在学习初期,认识的生字生词、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都十分有限,学生需要经过生字生词的积累,遣词造句的训练和大量的教学实践,才有可能让学生逐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后,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例如,在《对韵歌》一课中,教师需要通过这篇课文中出现的、简单的生字生词,提升学生对语文生字生词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拼音识字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掌握拼音识字的诀窍,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识字学习效果,进一步结合阅读识字等途径,有效积累大量的生字生词,在此基础上迅速扩充生字生词储备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开遣词造句的实践教学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犯的错误,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学习能力的提升,就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到中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针对既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相应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与思维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且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而阅读就是一个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布置语文阅读任务,让学生感受作者在文中的运用,然后通过考验学僧逻辑思维能力的阅读问题,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寻找答案,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查看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对教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帮助学生积极理解小蝌蚪从“蝌蚪”形态,伴随着成长逐渐成长为一名与妈妈捕捉害虫的益虫。学生如果直接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逻辑,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但是通过故事化的形式,能够让学生与蝌蚪站在同一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情。学生在理解蝌蚪外形的变化时就可以做到感同身受,甚至能够自己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外形所发生外形的原因。在一次次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逐渐提升,其思维能力也会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对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莫大的帮助。
三、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水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解读课文的能力会有阶段性的发展和提升。教师需要在学生各项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得到更大的成长空间。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来解读课文,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进而优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水准。
例如,在《日月潭》一文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熟悉和认识日月潭所在的位置,针对本文的艺术表达手法进行细致而全面的鉴赏性分析,如文章的描写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本文的结构十分明晰,第一段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进行了介绍,第二段对日月潭的结构进行了介绍,第三段和第四段对不同时间段的日月潭风景进行了饶有艺术性的描述。最后一段總结全文。在下午的日月潭,将蒙蒙细雨为日月潭披上轻纱,一个“披”字透露出作者巧用拟人写景的写作特点。而景物的朦胧使得日月潭宛若仙境,又体现出了比喻的艺术写作气息。当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掌握了相关写作手法的特点之后,就可以应用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过程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的关键联系。其中,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基础,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必要前提,而审美鉴赏能力的学习是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金林.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学周刊,2019(31):105.
[2]李安禧.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学周刊,2019(2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