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晖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较为复杂、繁琐,因此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也必须充分了解其复杂性特点,对项目中的所有内容加强管理。而传统管理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基本要求,必须根据时代性、建筑演变性等对其管理工作及管理策略进行创新,保证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同时推动施工企业稳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在创新过程中的不足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就如何优化其创新性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现状;有效策略
在实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主要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需要对建筑工程中的相关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统计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要求针对建筑施工方案和相关规划内容,对工程施工成本、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等进行严格管理。在现有建筑工程管理中,多数管理人员以粗放式管理作为其主要管理模式,而这种方式对于传统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虽具有一定作用和效果,但针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使用时却出现较多漏洞,因此必须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提升其管理水平。
一、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1.创新使工程项目管理满足时代发展特点
创新是进步的基础,时代在不断的的进步,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激励的建筑市场中,建筑企业自身有很大的压力,如果不实现创新,企业很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说是时代的要求。2.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企业都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创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整个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更加全面的实现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促进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导致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性不足的关键因素
1.企业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
部分建筑企业内部领导人员在发展企业过程中多认为其建筑施工技术、设备等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直接财富制造途径,而管理部门虽然能够在工程中起到管理作用,但該部门人员及管理工作却无法带来直接性的经济效益,反而需要消耗企业部分运营成本,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并未对管理部门加强重视,不仅未对其管理工作加强关注,同时对其管理模式的创新性的支持力度也有所降低,导致其模式的创新性无法得到提升,反而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降低其经济效益。
2.管理部门人员自我意识与创新意识有待提升
第一,由于企业领导人员对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整体薪资待遇和其他待遇与其他技术部门相比较为低下,导致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因受到轻视而出现怠慢心理,对于工作内容和管理工作模式不够重视,渐渐失去了工作积极性导致管理流域形式,反而无法实现对管理模式的创新;第二,部分企业在聘用管理人员时并未对其进行严格审核,而在进入职位后也并未对其工作进行相关培训,导致整体管理部门人员专业水平有所欠缺,且多数人员过于固守成规,工作态度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工程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3.管理方法及技术水平较低
第一,现代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多需要由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模式作为支持,但在部分企业内由于其信息化技术并未针对管理部门进行普及,且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导致其管理水平仍处于传统管理水平内,无法对其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和创新,致使其整体管理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多数企业仍以粗放式管理方法作为其主要管理形式针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但由于其整体管理方法与建筑施工要求不相符,导致该管理方式反而对建筑工程的开展造成滞后,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同时无法体现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与价值,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
三、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水平的有效策略
1.提升企业认知度,优化管理制度
第一,要求企业领导人员及上层人员必须转变其固有观念,及时、充分地了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和作用以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持续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展现出来的价值,加大对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对其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发展和工程项目特点进行创新,针对其管理部门及管理工作制定并优化管理机制内容,利用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建筑工程项目和管理部门的约束与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通过创新、科学的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的工程效益;第二,对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内容进行优化,针对管理模式、管理细节以及管理要点等进行全面完善和调整,明确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应承担的责任,通过责任细化使各个人员明确自身在工程中应做到的工作内容,并调整薪资制度和奖惩制度,提升管理单位人员的薪资待遇,提升整体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2.对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进行创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主体部分,其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高低,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也有了很大变化,如果一味的沿用老套的管理方法就不能实现质量、进度、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引导施工人员积极融入到创新发展中来。
3.技术创新
技术力量是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动力与源泉,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新技术的创新代表着企业的实力与综合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这对于现场施工来讲发挥着重要作用。
4.管理方法的创新
管理方法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也是落实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管理方法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方面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比如:对于材料管理,材料采购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进度计划,以实际施工为基础编制材料采购清单,并做好现场的材料出入库记录,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材料质量合格。根据材料规格、属性不同科学存储,避免受潮、受热等影响材料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如果要想获取长久稳定的发展,企业就必须重视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现代化的升级与转型,紧跟时代潮流立足于当前的新常态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发基.新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策略构建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2]高俊杰.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绿色环保建材,2016(8).
(作者单位: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