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菲菲
摘要:作为国家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只有不断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统计效率与效果,才能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应有的职能,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供基层统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级党委、政府乃至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近年来,统计数据不真实事件时有发生报道,对基层统计的质疑使得统计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统计的社会公信力,也有助于整合信息资源和促进经济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基层统计是统计工作体系的基础,也是各类统计数据的基础来源,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当前各级有关统计部门关注的重点。国家统计法实施条例中对如何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好基层统计工作,对完善统计体系,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应有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意义。具体来说,一方面做好基层统计工作,有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深入排查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查找规律,进而分析工作,更好地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另一方面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有助于不断优化市场运行环境,激发生产动能,从而更好地形成良性竞争格局。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的价值。
二:目前我国基层统计数据收集工作的情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数据质量已经越来越被国家及政府部门所重视,但是,现在我国的基层统计数据工作还是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如有的基层干部为突出政绩,虚报数据、弄虚作假,这就导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使得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性产生质疑。还有一些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为只是简单的数字,敷衍了事,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差距较大,工作目标不够明确,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工作人员不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收集的统计数据适用性不强。另外由于数据统计工作还与时代有关联,不同的时代数据标准也是不同的,选择的样本和统计方法不能与时俱进,这些都将会影响统计工作的准确性。
三: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1.认识不够
在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统计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这是最典型的统计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这种现象。首先是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他们关注的财务、审计、人力等部门业务,对统计工作一带而过。其次是其他人员对统计工作的支持也十分淡薄,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工作量以及个人收入,打交道的是财务与人力资源部门,也不关心统计工作。最后是许多统计工作的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不履行职责,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这些都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2.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法不够完善
近年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建立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等其他专项调查为补充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在基层统计中,全面定期调查类的统计报表占主导地位,其部分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依托抽样调查,而在实际统计工作中,部分抽样调查的方法也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在对辖区内规下工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规下服务业及个体户等抽样工作中,因对抽样调查对象的认识不到位使得调查样本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偏大,从而影响了样本数据的准确性。
3.基层统计人员配置数量少、队伍流动性较大
基层统计部门目前统计人员数量较少,且随着统计任务量不断加大,基层名录库建设等日常动态维护工作比较艰巨,需要长期坚持,既要做好电子信息录入,还要完善基础台账,做好调研核实等工作,这对于基层统计工作人员而言压力较大,人员数量少,基层待遇较低,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工作经常轮换调动,统计人员往往都是身兼數职,在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面投入较少,整体技能和素质有待提升。
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和信息管理,提升统计信息服务水平
一方面要不断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专业性统计管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国家政策、专业技能和理论体系等多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针对如何加强统计数据深度分析和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新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做好解释和流程规范等工作,加强统计监督管理,积极配合开展内外部审计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和风险进行排查,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完善法律监管体系,提高信息预警能力,不断增强统计数据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功能多样、操作简便的全面信息共享机制,做好统计口径统一规范管理,借助大数据技术等做好数据挖掘和安全防护,最大限度提高统计信息安全水平和利用价值。
2.基层单位的统计数据工作必须得到重视
基层单位的统计数据意识必须得到提高。统计法律意识要大力宣传,并且统计法制管理也要在基层大力推广落实,在基层中要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深入了解学习《统计法》,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对于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对于违反数据统计要求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基层统计数据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提高,统计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及统计业务能力要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能力。统计管理机构在基层单位也要不断得到组建健全,只有有了管理机制,才能够保证统计数据工作能够有效稳定地进行下去。在对专业统计数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融入《统计法》,让统计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并且学习,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让统计工作人员能够明白自身的工作任务,让他们明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重要性,必须重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才能够为地区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理论保证。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增强统计执法力度
《统计法》是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应当完善统计法规的处罚规定,将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更加明朗化,保证足够的处罚力度,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要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把宣传教育和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各级领导、统计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深刻认识到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要增强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培养出高素质的统计执法队伍,赋予执法者对应的执法权,必要时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做到统计执法经常化、制度化,对于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曝光典型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增强统计法的威慑力,切实把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结束语:
我国各地的发展规划,以及策略的决定都需要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来得到更加合理的规划决策,由此可见,基层统计数据工作在统计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和规范管理,才能更好地提升统计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韩利民.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与建议[J].环球市场,2017(34):216.
[2]金洪.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J].中国经贸,2016(1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