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探讨

2019-10-21 07:12李陈贞余凌云皮建辉
成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能力

李陈贞 余凌云 皮建辉

摘 要: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方面提出风景园林专业《设计构成》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综合评定课程成绩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方案,并针对改革效果提出加强课程教学过程性的把握、加强考核的公正性的改革反思。

关键词:设计构成;考试改革;能力

《设计构成》是风景园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涵盖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方面,通过基本的审美观、色彩关系及空间设计的技巧等内容的教授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造型与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悟性与表达,激发其创作欲望和主动创新意识。作为本专业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设计类课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启示性的多重作用,是启蒙学生园林设计思维、开启设计之门的关键,也是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基础的专业必修课程。

1 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校擔负着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能否通过课程考试改革真正实现考试评定、检测、导向、反馈和激励等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考试改革能改变传统考试的单一性,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1.2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设计构成》着重于学生对纯粹构成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造型能力,实践性较强,传统教学围绕构成本身进行研究和训练,专业指向性较弱,缺乏与本专业的关联性,学生找不到与专业的契合点,无法做到学以致用,难以与专业结合的弊端比较明显。设计构成知识基础性强,准入门槛不高,但是对后期的设计效果却起着潜移默化、贯穿始终的效果,要做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需要仔细的揣摩和大量的实训练习,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显然不适于本门课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考试改革能唤起学生对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视。

2 考试改革方案

2.1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改变传统考试期末卷面分代表期末成绩的方式,结合课程能力培养目标、课堂表现、实训效果等内容将成绩分为上课出勤与课堂表现(10%)、实训作业展示(50%)、期末综合能力考核(40%)三部分,按照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的程序,全面考察学生在整个课程过程中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避免以往单纯由期末考卷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弊端,以期通过这种多元化、多渠道的综合评价体系让学生更注重学习的日常积累,提高学生的判断和鉴赏能力,并尝试对设计作品本身的思想和内涵进行深入的体会与思考。

2.2 期末考试方案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考题中结合本课程基础知识点,融入地域文化与专业应用两方面的内容设计考题,如以苗族或侗族为设计的灵感来源,提取该民族的特色元素,根据所给定的图纸框架,结合平面构成和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完成一幅以体现苗族特色为主题的园林场景设计,色彩表现并标明各设计元素,附设计说明,并分组选定合适的材料建造立体模型。平面构成部分占40%,色彩构成部分占40%,立体构成部分分组完成,占20%。

3 改革反思

以能力培养、综合设计素质提高为目标的《设计构成》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评方式在怀化学院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得以实践后,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也给我们带来了反思。

3.1 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因为上课之前就告知了学生本门课程考试改革的信息,加上实训内容的设计更多的贴近行业实践,学生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基本原理、理论与本专业的结合与应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显著加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2]。

3.2 加强课程教学过程性的把握

《设计构成》做为设计基础课程,书本内容更多的是围绕构成本身进行研究和训练,本专业面向招收的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遍没有接受过美术专业教育,深受“重推理、轻想象”的基础教育模式影响,对形象思维的培养训练比较匮乏,学生较难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并向专业形象思维转变,发挥创作意识,这就要求在实训内容设计与过程中做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特色的衔接,循序渐进,逐步过渡,通过多课程过程性的实质把握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表达。

3.3 考核的公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些复杂的内容,多以小组合作完成,难免会因懒惰心理或因为专业功底不够而出现南郭先生,考核过程中,教师如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团队的工作进程与参与情况,考核时难免出现给“印象分、人情分”的情况,不能公正评价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自评与互评环节也需要教师严格把控,避免出现普遍高分或随意打高分的不负责行为。

4 结语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传到授业解惑,大学学习的目的理应是为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将阶段性评价与最终性评价科学合理结合的考试改革,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考试形成勤于思考、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好习惯和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评价观[3]。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改革模式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和改进,通过课程设计、考试设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怀化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设计构成》课程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怀院发[2019]72号 /60);《设计构成》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研究(怀院发[2019]72号/121)

参考文献:

[1] 王万喜.《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4):260-261.

[2] 魏勇军.就业导向的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2):147-150.

[3] 孙月发等.“多维创新”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考试评价改革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3:77-78.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