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体现“小老师”的价值实现教育信息化

2019-10-21 18:38周群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老师教育信息化小学数学

周群英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老师为主,教授学生知识,在课堂上采取灌溉式教育,这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应当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和老师的职位调换,设置“小老师”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阐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小老师”的重要性,并进行其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老师”;教育信息化

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对于现如今思维越来越活跃的小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需要在崭新的教育模式下进行培养和激发。因此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设置“小老师”,让学生充当老师,进行知识上的探索研究,活跃课堂的氛围,增加了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课堂实行“小老师”的优势

(一)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为老师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听讲学习。课下老师布置习题,是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和锻炼。这只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我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懒得制定学习计划,因为老师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而且小学生也是处于一个自觉性差的年纪,他们不能很好规划自己的时间,家长和老师的约束或许还能督促他们进行学习,但是这种强制性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像惩罚一样,而且大部分的小学生对于数学这一门科目都有抵触性,他们认为数学是枯燥且困难的,所以在数学上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实行“小老师”的制度,让学生成为老师进行知识上的学习,将一个被动的过程转化为主动过程。

老师在课前对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在上课的时候讲述自己对于这节课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将个人学习转化为团体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对于小学生的教学往往使采用题海战术巩固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自觉性,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弊端。采用“小老师”的模式,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也会进行自己的补充,老师设置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对于疑惑地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这个过程已经由个人学习转化为团体学习,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将想法融会贯通,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在小组的讨论中将它们发挥出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将老师讲授转化为学生操作学习

数学知识大多数是要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够使小学生理解和吸收,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学知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会向学生进行操作的展示,从而进行知识的讲解。在进行“小老师”的模式之后,操作就交到了学生的手中,由他们自行的操作进行验证,这个过程是理解和實践的过程,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讲述长方形的周长的时候,老师可以拿出书本让学生拿出直尺进行测量,使他们更加直观的理解周长的公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行“小老师”的方法和案例分析

实现“小老师”的教学模式有两种,学生充当小老师主讲,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或者是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小学生的水平差不多相同,处于同样起步的阶段,只是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进行学生充当老师的教学模式,是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方法,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疑惑,从而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动力,改善现存的一些现状。

(一)学生主讲,老师在一旁指导

老师在上课前制定教学计划,为“小老师”布置教学任务,引导他们进行自己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当“小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减轻“小老师”心中的紧张和不安,将这一场教学充当一场活动或者游戏,拉近学生和“小老师”之间的距离。允许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小老师”做出回答,老师进行补充;对于“小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做出解答,并告诉“小老师”做好记录,方便进行课下的总结。

在“小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过程,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顺便采访一些学生,询问他们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感受和看法,引导他们提出一些意见,老师根据情况在进行修改,使得“小老师”的教学模式更加的适用课堂的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

例如在讲述立方体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所有的学生带来一些立方体用于上课时的观察研究。在“小老师”进行教学的时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立方体,研究立方体的特性,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立方体的特性有哪些呢”,学生进行回答“立方体一共有6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等等,“小老师”在进行补充,“立方体的六个面还有可能是正方形”。在进行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时候,“小老师”也可以进行提问和引导,长方体有六个面,面积就是这六个面的总和,提问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六个面面积相加的计算过程,“小老师”在进行提问其中的规律,这时候就有同学站起来说出来他发现的长方体的面积公式。这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也能够以直观的形式理解和掌握。

(二)学生主讲,其他同学补充

在“小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若是出现了一些错误或者失误,可以引导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如果实在解决不了的话,可以设置小组分组讨论,对于出现的疑惑进行分析,老师也可以进行提示,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讨论。等到得出正确的答案之后,在尽心作答,老师进行解释,这样使得所有的同学都能很好的理解这个难点。如果是学生把握不了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在课前对“小老师”布置任务,查找相关的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老师辅助“小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个较难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述点线面的时候,“小老师”进行讲述,“两点构成一条直线”,可以发出疑问“两点之间还能形成什么呢”“两个点能构成平面吗”,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由优秀的同学起带头的作用,消除其他同学心中的恐惧。“两点之间还能构成曲线,但是不能构成平面”,得到回答之后,其他的同学在进行补充“两点之间直线是最短的,三个点以上才能构成平面”等等,“小老师”对于刚才的回答进行实时的展示,在黑板上画出两点,做出直线,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心中的好胜心,更加积极的寻找答案,从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发挥“小老师”的作用[J].学周刊,2018年06期.

[2] 石正伟.小学数学课堂中体现“小老师”的价值实现教育信息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年02期.

[3] 王玉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发挥“小老师”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6年20期.

[4] 梅红丽.小学数学课堂“主体、参与、发展”教学模式初探[J].成才,2000年10期.

[5] 林玉书.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老师教育信息化小学数学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湖南保靖县:“小老师”派下去农村校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