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

2019-10-21 16:42白桦
黄河之声 2019年17期
关键词:民族化音乐教育高校

摘 要:高校是进行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当前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音乐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在音乐教育理念中融合民族化思想,對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教育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文章针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路径探索,旨在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

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活动需要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重点,在音乐形式中体现其文化内涵,是决定其教育价值的关键。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形成璀璨的民族瑰宝,音乐教育活动中融入民族化思想,有助于赋予音乐教育传统文化底蕴,形成对于教育对象思想的浸润作用,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受到西方音乐教育的影响,民族音乐逐渐被边缘化,为提升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亟待探索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发展路径。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

当前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各教育阶段得到广泛认可,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得到教育领域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于音乐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具有音乐素养的学生在职场领域也更具有竞争优势,各教育阶段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高校的音乐教育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教育经验,探索适合自身的教育发展路径,为社会培育一批批音乐人才,而当前社会领域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具备音乐知识的人才,其音乐艺术素养及人文素质更是决定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音乐教育也不仅限于进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更需要契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将培育综合素质音乐人才设定为教育目标。现阶段开展音乐教育的高校逐渐呈现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在音乐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单纯照搬西方音乐教育形式及经验,所体现的音乐教育成果又与中国本土文化体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音乐艺术形式也存在缺乏艺术文化内涵的问题。为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不仅在教育活动中体现教育形式,更需要赋予教育以灵魂,重视民族化文化的融入,能够使高校的音乐教育体现“形神合一”。

下阶段高校音乐教育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体现自身的文化特征,将教育形式、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体现中国音乐艺术的传统风格,以实现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高校音乐教育将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音乐鉴赏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教学活动民族化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阻碍,如教学基础设施不足、教师综合素质难以满足民族化音乐教育的现实需求、音乐教育形式单一、教学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性、教学对象对于教学活动缺乏主观能动性、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不足等现实问题,未来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发展需要解决相应问题,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2]。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路径探索

(一)发展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教育理念

高校音乐教育沿用西方音乐的教育方法可以快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而音乐艺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才是音乐学习的关键,西方音乐教育的演唱与演奏技巧在于训练,而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却重视口传心授,“师承”是民族音乐的主要教学形式,以通过师承的教育引导,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首先需要确认民族化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体会音乐形式及内容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将民族化教育理念融合到音乐活动中,重视教学活动的文化融入,赋予音乐教育以灵魂。

(二)以民族化形式体现高校音乐教育的校本特色

自古以来民族化音乐主要以戏剧或者戏曲等形式存在,旋律、唱调是主要音乐元素,包括唱腔、乐器等元素都能够体现音乐的民族化特征[3]。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民族音乐形式具有较大差异性,每个省份或者地区的地方高校可以以被地区的民族化音乐形式为载体或者平台,构建校本化音乐教育课程。如云贵地区属于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民歌颇具特色且民族风格浓郁,此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可以将多样化的民歌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多样化,体现不同学校的音乐特色,构建校本化特色音乐课程,同时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重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规模化

民族化音乐具有诸多表现形式,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发展需要重视音乐形式的有效应用,将多元民族音乐因素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音乐特色与传统,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要重视对各种音乐元素进行深入了解,体会其文化内涵,并将特色民族文化与音乐教育广泛融合,实现民族音乐教育的规模化。音乐教学活动需要应用多种音乐素材,民族化素材也具有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类型进行素材分类,包括音乐素材、舞蹈素材、器乐素材等,高校可以组建民歌团、民乐团、民族舞蹈团等规模化教育活动,将各团队的专业化发展作为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目标[4]。西洋乐器在音乐教育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如钢琴、小提琴等,民族音乐团队建设也需要重视西洋音乐文化的融入,应用中西合璧的有机结合,使民族音乐能够体现出开放性与包容性,同时使音乐体现更多的特色。

(四)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中国戏曲文化

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发展需要重视中国戏曲文化的应用,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原始形式的歌舞,经过历史的流转以及长期演化形成戏剧剧种表演形式,而其艺术形式中包含音乐、舞蹈等元素,在音乐教育中也具有适用性。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也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发展戏曲文化也有利于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发展。各地区有不同的戏曲文化形式,如河北地区的戏曲形式包括河北评剧、唐山皮影戏等,山东地区的戏曲形式包括吕剧、柳琴戏等,江苏地区的戏曲形式包括昆曲、淮剧等,浙江地区的戏曲形式包括越剧、绍剧等,安徽地区的戏曲形式包括黄梅戏、凤阳花鼓戏等,各地区高校便可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融入地方戏曲唱段,进行地方剧种的赏析,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对戏曲文化的传承,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5]。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开展音乐教育需要重视教育对象的思维意识发展状态,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部分学生对音乐艺术文化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态,实现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发展,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正确引导,合理设计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对于民族化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发展是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必然路径,高校可以通过发展民族化教育理念、以民族化形式体现高校音乐教育的校本特色、重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规模化、在音乐教育中发展中国戏曲文化等途径,实现民族化音乐教育的有序推进,利用民族音乐浸润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提升高校音乐的教育价值,同时通过多元音乐艺术文化的融合,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欣.五声性和声思维在民族化钢琴作品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音乐创作,2018,09:116-118.

[2] 黄正红.从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探究高校民族声乐的教学改革[J].艺术评鉴,2018,21:105-106.

[3] 汪学政.论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渗透—以采茶戏为例[J].福建茶叶,2017,10:214-215.

[4] 陈睿明.乘“一带一路”东风促民族音乐发展—贵州音乐民族化发展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8,14:22-23.

[5] 雷强力.基于西洋唱法的民族化视角探讨高校民族声乐的教学改革[J].文艺生活,2017,08:234.

作者简介:白桦(1985-),女,回族,河南郑州人,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化音乐教育高校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