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仁
摘 要:美术作为一种视觉方面的艺术,在整个初中美术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也可慢慢积累视觉方面的经验,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人文素养教学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与此同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好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以便更好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为日后的创造性学习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做好人文素养的教学进行了探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方式;探究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现行的美术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美术课教学趋向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美术从高雅的殿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精神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如何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的教学
在实际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做好对学生的关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落实到实际就是,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的强化好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为学生构建更加优质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以及讨论之中。在美术的欣赏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效的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分组探讨,比如,在学习《自画像》时,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何梵高的自画像只是画了一部分?”然后给出合理的讨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一)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
当前的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综合素质。但是结合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教学内容过于的理论化,教学的内容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的学习需求。为了进一步的将初中美术中的人文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够直接按部就班的讲解课本内容,老师需要对现有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升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去选择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如,在学习关于自然环境的描绘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去观察外界的自然环境,然后将自己的所看所感合理的记录下来,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采用更加新式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老师就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科学的新式教学方式,这也是对原有的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老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进行合理的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和美术创作相关联的优秀影视作品。与此同时,老师说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去參加一些课外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学习关于绘制山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引领学生选择就近的山去欣赏和登高望远,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想所感有效的融入到作品之中,进一步给学生带来创作的灵感。通过这样更加高效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学习,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这也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实现学习的目标。
二、初中美术在人文素养教学中暴露出的缺陷
随着素质教学的普及以及人本思想的影响,有很多的老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初中美术教学中更是可见一斑。通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不难发现,借助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空间,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也可以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但是也不难发现,在实际的初中美术人文素养的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目标之中很难突出人文素养这一模块内容。初中的美术教学和其他的学科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初中美术教学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老师都没有重视到这一点,所以在教学任务中没有将人文素养模块进行突出,这不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2.没有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老师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比如,在进行美术赏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老师依旧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讲解,不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所想所感,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不能够很好地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好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和培养,通过人文素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秀维.浅析关于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