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南
摘 要:有人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花朵是否能够健康的绽放需要满足多方面的条件,尤其离不开园丁的悉心照料。在德育工作中,学生就是我们的花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都在尽全力地帮助所有的花朵绽放自己的色彩。然而,花朵的成长过程是曲折的,需要多少水份,需要多少养料,是否及时处理虫害,生病的时候是否对症下药。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选择、确定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知人;育人;教育方法;教育措施
一、育人先“育己”
德育工作者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难以认知和确定。因此,需要我们正确获取学生的各方面信息,从而认识学生的内心想法,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够对症下药,直至药到病除。因此,必须想尽办法让自己成为能够走进学生内心的那个老师。
1.老师应该成为自己的第一个学生。当你要求学生做什么的时候,要先问问自己是否愿意这么做。同样,你向学生说什么,要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做一件事,每说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先问问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决定才具有可实施性,否则只会增加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2.做一名相信自己学生的老师。相信自己的学生是有潜力的,相信自己的学生是有机会获取成功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宝库,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缺少资源,恰恰相反是我们老师缺乏勘探和开发这些宝贵资源的能力和方法。
3.做一名聆听者。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特征是给学生说教,然而我们所说这些东西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知道的呢?如果我们一直在重复着一些学生不想了解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跟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拉越远了。因此,认真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看看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给予他们真正所需求的,进一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4.尊人者,人尊之。每一位学生,甚至每一位活在世上的人都有强烈的发自内心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偶尔犯错时,需要别人的原谅。在师生关系中,很多老师以教师的身份压着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始终是高高在上的,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不尊重他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在交流中陷入僵局。如果想要构建良好的交流渠道,我们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他在被尊重中去考虑自身的问题,反过来,他也会尊重老师对他的建议与做法。
二、育人先“知人”
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令人赞叹的组合方式,每个学生的大脑都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相互关联的。所以,想要完全认识一个学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人都是矛盾的集合体,人的心灵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斗争。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真确地认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决定着我们能否成功构建起沟通的桥梁,进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1.不要轻易说“我看透你了”。学生是一个综合情感的组合体,他们的思想是纯洁的,然而不是简单的。更不可能像透明玻璃瓶装的蒸馏水,一看就透,当然,有些时候对应特定事情时也可以一看就透,但是这种情况不多,更多的时候是被各种情绪所伪装着。如果轻易说看透学生,反而使得学生反感,认为你自大。那么在与学生交流时就事倍功半了。
2.多想想学生的“难处”。在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过程中,是满路“荆棘”的,每个人都不愿意向别人袒露自己的脆弱的一面,各种伪装下,我们认识的他就是不是真正的他了。如何想办法让对方逐步卸下掩饰和伪装呢?多替对方想想困扰他的难题,找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看到自己世界的方方面面。切记把学生的思想看成一个思维的整体,也不要让学生把自己看成思想的整体。要帮助学生设法打破思维的禁锢,树立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思想意识。
3.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引导犯错的学生体验自我放纵、自我原谅的痛苦,从而从情感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尝试着去掀起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善良向上的、真诚的激流。即使面对的是一个有很多陋习的学生,也可以在一次次正能量的作用下讓他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不良行为思想的种子。当然,不能够奢望这些思想的种子一定能够收获出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因此,只能夜以继日地、点点滴滴滴地坚持下来,相信学生自我教育的步伐会越走越坚实。
育人就是在荒芜的原野上播下一颗种子,悉心照料下,希望种子能够发芽成长,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世界或许很小,但是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德育工作就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份神圣,也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奉献所有。在这份神圣之下,还有一位又一位的园丁继续播撒下他们的种子,为了这一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如何有效地让一个个学生健康成长,则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总结经验,谋求各自适用的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贾景文.科学态度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09(43).
[2]高艳.谈科学精神的培养[J].科学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