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结合视听体验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2019-10-21 13:52朱德会
大东方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朱德会

摘 要: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视觉);在解析美术作品、图形、影响等图像内容时,则多以语言传递为主(听觉),其实人类的感觉是共通的,特别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选择更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发挥视听审美通感的作用,着重挖掘学生的视听体验,有效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图像识读能力,因为这不仅是美术的基本功,也是“读图时代” 的必备素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图像识读能力;视听体验

心理学把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触觉)等,在一定条件刺激下由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即“通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经典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生动地描述了由嗅觉到听觉的“通感”。视觉和听觉也是相通的,即“视听通感”,人们在听到优美的旋律时会联想到某种画面,看到画面也仿佛会听到美妙的音乐。在小学美术课中恰当地运用“视听通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培养绘画智能,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提高创造力。

一、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策略

由于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很难做到全面、细致,且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脱离最初的观察目的。学生的个人喜好、情绪状态等,也都直接影响他们对图像的识读。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视听媒介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尝试以联系、比较、联想等方式,从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对图像整体和局部进行观察,初步了解图像内容。

1.创设视听情境,激趣促学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无疑要从兴趣入手,创设视听情境主要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综合介入。视听媒介使教学资源更丰富、更有活力,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寻找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吻合的部分,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以《雨中情》一课为例,笔者以本课教材的主题图导入,为画家徐希的彩墨作品《湘西古镇春雨》配上了琵琶曲《春雨》,用视频编辑软件将静态的绘画作品局部放大,随镜头的移动呈现动态效果,使学生宛若置身于烟雨茫茫的湘西古镇。接着,笔者请学生站起身来,想象自己撑着雨伞,缓缓踱步,让自己成为“画中人”。游戏般的视听情境,使小学一年级学生对画家笔下的美术作品产生了共鸣。

2.利用视听情境,导学启思

在进行《小花猫在睡觉》一课时,课上,笔者提出问题:“画面呈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请学生带着问题读图,提高观察的目的性。学生通过初步观察,了解了黄猫在睡觉时,小老鼠大摇大摆偷东西的故事情节。“小老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笔者继续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以联系、比较的方法对图像进行整体观察。学生大多谈到“兴奋、高兴、得意洋洋”等词语。这时,笔者点击课件中的绘本画面,播放一段表现情形紧张、有危险迫近感的音效素材,再请学生结合画面进一步欣赏与感受。在视觉与听觉的共同作用下,学生能够使用更丰富的词语来形容小老鼠的心情,如“紧张、害怕、危险、小心翼翼”等。接下来,笔者进一步導学启思,在读懂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并改编故事,为学生进行创意实践作铺垫。从学生课堂作业中丰富的创作内容来看,利用视听情境发散思维的效果令人满意。

二、启发中年级学生进行图像比较与识别

小学中年级(第二学段)的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较低年级有较大提升,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设计有效的视听活动,使学生从造型、色彩、材质、尺寸、肌理等方面初步识别与感知图像,并尝试对图像的内涵进行简单解读,同时渗透多元文化的理解。

1.巧设视听活动,生趣引智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笔者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巧妙设计一系列启发思维的视听活动,使学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长,提高图像识读的效率。

以色彩滴染》为例。这是一节色彩知识课,帮助学生通过观察三原色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自然美,理解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概念,探究各种滴染的方法,感受色彩的魅力。

这类课例尤其适合通过视听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课堂上请学生在德彪西《如歌的行板》那恬静优美的乐曲声中,感受三原色在纸上缓缓流动产生的色彩变化;在欢快、节奏感强的乐曲“Boogie Woogie”中,采用吹画、滴洒、对印、吸附等方法进行实践。随着节奏的变化,学生时而短促疾速地吹动纸上的彩色墨水珠,时而轻柔地转动纸张,让彩色墨水慢慢流淌。学生在音乐的影响下,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创作极具个性的作业,在色彩间的相互流动中感受原色与间色的奇妙变幻。

三、在视听体验中促进高年级学生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理解力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提高,且随着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丰富,接触到的信息也更多,但处理、辨析信息的能力仍有欠缺。教师可以利用视听互动体验与生成性视听资源,引导学生从更加多元的角度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初步了解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

如《吉祥图案》教学。课前,笔者将学生提交的一段讲解“五福捧寿”剪纸纹样的视频和两张照片进行简单加工整理,插入教学课件中,在欣赏教材中景泰蓝手炉上的“五福捧寿”吉祥图案时播放给学生,引起强烈反响。笔者将学生的发言用手机录制下来,第一个班授课结束后,将课堂发言视频与之前学生提交的视频进行编辑整合,生成新的视听资源,用在第二个班的课堂。其他班同学的发言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竞相补充,引发了大胆质疑、思辨求真的讨论。

总之,越是调动学生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印象就越深刻,艺术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也越快,教学效果也最好,其他学科教学亦是如此,而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结合视听体验还要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等形成一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图像识读能力,而这才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金兰.探究构建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课堂的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172.

[2]江雨涵.有效提問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07):226.

[3]王佰娟.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04):165-166.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城南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兴趣培养的策略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性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示范的原则探究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