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赛楠 张颖 吴晓漫 巴叶彤 王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受社会环境、教育模式等因素影响,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多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一、创新思维概述及特点
1.概述
创新思维本质上讲,是站在崭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去解决现有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打破常规的固定思维,以相反的视角或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得出与大众或日常经验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更加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复杂的思想过程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不受传统思维和僵化思维所束缚的大脑再开发过程,是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超常规结合运用,其是创新能力的根本需求,可通过后天专业的训练和培养进行优化和提升。
2.特点
创新思维相较于传统思维具有很明显的特点。一是其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创新思维是一种打破传统经验思维束缚,从不同寻常的角度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与固有经验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其思路开阔新颖,其结果标新立异。二是其具有显著的灵活性。创新思维之所以新,就是因其不拘泥于常规思维的束缚,从多维度、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思路会因外界环境、问题的发展以及自身思维的变化而变化,最终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三是其具有探索式的深入性。创新思维不是思维的表象运动,而是一种思维的深层次运转,它是通过对问题的表象、本质、特征等进行有机整合归纳,再进行深层次分析,提炼出问题的关键进而形成解决方案的过程。四是其具有广泛的联动性。创新思维的触动点往往是某一个具体问题或现象,然而其思维过程却是将与这一相关问题或想象的其他问题或现象有机联系起来,从而进行广泛深入思考。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当今,世界形势纷繁复杂,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前,举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拼搏,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需要创新的引领和支撑,这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而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义,只有先具备了创新思维,才能在具备创新能力。大学生是我国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创新型人才基础。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教育也随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强国、科教兴国,使得高校认识到开展创先创业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创业的本质在于思维上率先创新,它是决定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创新品质形成的种子。
3.塑造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
我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主动运用创新思维和能力创新性的去解决问题。可以说,创新精神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大学生的思维正是最具创新可塑性的时期,他们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具备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拥有灵活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创新精神塑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
1.当今高校的教育体制机制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虽然我国高校近年来致力于转变教育方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部分地区部分高校依然存在,这种固化的教育模式使得部分学生思维僵化,缺少个人主见和个性化思维,不利于学生独立创新思考问题。特别是部分高校重书本轻实践的教育模式,阻断了学生探索发现的路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领路人和导师,高校教师的教育引导起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和认知作为基础和先决条件,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作用分两方面,一方面作为知识和新思想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则是创新的引导者。
3.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稳固性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思维具有主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思维的形成。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社会氛围、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引导只能起到外部协调引导作用,最终决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否形成的核心要素还是其自身主体意愿和能用性的发挥。因此,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教受的双向过程外,更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稳固和发挥,如果剥夺了其主体地位,则无从谈论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1.营造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是需要社会和校园氛围进行长期熏陶和外界环境的激励激发的,正向的引导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形成期,如果能够利用外界因素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持续引导作用来提高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会使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事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思维
创新思维致力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思维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关键。其中,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模式,创新思维需要创新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以敢于批判、敢于质疑、善于思考来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3.以实践锻炼和有效的激励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不是靠书本的教育得来的,它更需要在大量的事件活动中引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抽象的思維转化成真实的感受,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对未来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的益处。同时,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需要有效的正向激励的,各高校可以通过多形式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激发潜能。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族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参考文献:
[1]张建,陈书.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其培养途径[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3(04):14-16+22.
[2]何丽丽,曹立梅,陈慕杰.论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3):42-44.
[3]许冬梅.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教育的路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2):19-22+42.
[4]刘玉军.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6):106-108.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