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10-21 12:18田晓晗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重要性

田晓晗

摘 要:音乐教育的重要之处体现在其具备审美性和情感性,能够满足学生精神层次的追求。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切身感受韵律的美感,还能够改变个人的审美追求,陶冶个人情操。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音乐创作之美,因此必须重视审美教育。本文立足于中专音乐教学现状,阐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审美教育 中专音乐教学 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中专艺术教育开展也是如火如荼。对中专院校而言,只有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有音乐课程,但是也只是注重乐理知识的教学,却不重视培养审美教育。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一个分支,审美教育也是帮助个体理解音乐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音乐教育中融入审美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一、音乐教育融入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当下国内中专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中专院校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尽管推广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所接受的素质教育相对有限。因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尽管学校开设很多专业,但是有关音乐等艺术类专业课程依然屈指可数。这就使得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接受音乐教育,大部分学生无法接触这一专业[1]。正是因为人们从观念上并不重视音乐教育,所以大多数中专院校的学生没有多少机会可以进行专门学习,也就导致很多学生其实不具备音乐鉴赏力。而针对那些音乐课程,学生在课堂上也是以唱歌为主,虽然学习很多歌曲,但是并不深入。如果只是凭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本身蕴藏着无限力量,内涵也非常丰富。很多真正懂得音乐的人,在这一过程中身心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满足。好的音乐作品,不但能使精神世界接受美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境界。中专院校开设音乐课程,其目的也是希望借着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其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

二、中专院校音乐教学现状

尽管中专院校开设了相关的音乐课程,但是在审美教育方面收效欠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早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当前的一些中专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或者手段,都相对落后,沿袭的还是早期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只在乎乐理知识的阐释,却没有考虑到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而且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很多音乐课程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保证。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程将失去学习的动力,而且音乐课程本身也无法带给学生美的感受,音乐教育根本无从谈起。

2.中专院校学生总体素质参差不齐

中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往往是中考失利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本身基础就相对薄弱,各科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对待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但如此,这些学生对待音乐的理解也比较片面,他们认为音乐课程只需要学习唱歌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深入,更加谈不上审美教育。因为对这些学生而言,音乐根本没有任何文化内涵,也不需要浪费时间深入学习。

三、音乐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途径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中专院校的学生群体年龄集中在17-20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追星倾向严重,喜欢新鲜事物,盲目跟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音乐课程的选择上仍然以流行音乐为主。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发育特点,选择的内容既不能和学生的审美品位偏离太远,同时也不能太过流行。在经典作品和流行音乐之间必須取得平衡,这样才不会背离音乐教育中审美培育的初衷。而且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很多中专院校的音乐课程相对枯燥,因为这些音乐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根本谈不上有任何创造性发挥。音乐本身是一门具备浓厚艺术气息的科目,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音乐的这一特性表现出来。如果教学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2]。因此对于一名中专音乐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设计,尽量让课堂成为一个做活动场所。音乐课堂不只是听歌唱歌,还可以进行音乐表演、音乐鉴赏,甚至是音乐创作。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融入很多乐理知识,学生不但感受到音乐的美,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音乐知识。而且教师还要注意转变教学方式,让音乐课堂回归学生。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不只是配角或者观众,让学生成为创作者,在音乐的感知中提升审美趣味。

3.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不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体验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听,却没有自己的理解,音乐教育也不能称作是成功的。对于教师来说,尽管课堂时间有限,但是还是应该为学生预留更多的体验时间,让学生自己感受。教师的讲解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更多的音乐知识有赖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听的方式和内容,也可以通过实践练习感受音乐的美感,总之教师只需要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不能剥夺学生的感受过程。

4.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事实上,之所以大多数中专院校音乐教学取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沿袭的依然是老一套做法。音乐课程流程永远是固定的曲目,固定的教法,课堂仿佛只是教师一个人的,学生和陪客一样。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教育要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根本感觉不到音乐的美,感受到的只是束缚和疲惫。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为音乐课堂赋予活力和无限可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不知不觉提升学生的审美内涵[3]。

结语

音乐是一种为人们带来艺术享受的因素,它不分国界,不分人种,每个人都可以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悟。对于中专音乐教育,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只是认识音乐,而是懂得。

参考文献

[1]李艾玲.浅谈音乐教育中审美意识的缺失[J].艺术评鉴,2019(09):114-115.

[2]杨显英.浅谈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

[3]肖鸣.浅议中专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山西农经,2017(04):115.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无敌上上签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