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看《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

2019-10-21 12:03董旭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太效应使用与满足流浪地球

董旭

摘要:2019年2月5日《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脱颖而出,引发全网热议。2019年2月20日,《流浪地球》累计票房达41.07亿,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2名。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离不开对受众家国观念和需求的贴合以及“精神股东”和马太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而《流浪地球》的火爆也为中国科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电影;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马太效应

2019年2月5日,《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脱颖而出。截止2019年2月20日,《流浪地球》累计票房达41.07亿,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2名。尽管在众多制作精良的好莱坞科幻大片面前,《流浪地球》显得有些中规中矩,甚至部分内容不合逻辑,也正因如此,令人咂舌的票房数字背后的成因和意义,才更值得我们深思和挖掘。

一、《流浪地球》票房奇迹的原因

(一)贴合受众需求,契合中国观众价值观

“使用与满足”这一研究视角是20世纪40年代卡茨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后经过贝雷尔森、帕克等人的深入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且体系较为完备的传播理论。这一理论把受众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着重探求“人们通过媒介做了什么,而不是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1]卡茨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进入到一个普遍升级的阶段,文化消费也逐步由较低层次消遣型、娱乐型向高层次知识型、创新型转变。[2]而近几年《三体》《北京折叠》等国产科幻小说屡获国际奖项认可又引发了国人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在这种背景下,《流浪地球》的上映满足了受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憧憬,受众因此愿意为中国科幻电影献一份力。

不同于好莱坞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带着地球流浪”的设定悲情又浪漫,完美契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安土重迁的家国观念。而上映时间又恰逢春节,受众对故土親情的共鸣达到峰值。多数受众携家带口进入影院,以求找到集体情感归宿。《流浪地球》与受众价值观契合程度之深广,恰好引爆了大众精神消费的核心。

(二)马太效应与“精神股东”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3]应用到从传播领域来看,当《流浪地球》上映创造出超预期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后,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开始关注并报道,使更多受众关注到影片,而关注越多票房越高,票房越高,关注就更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票房一路走高。

精神股东是一个网络词汇,最早是指动漫、游戏、影视等爱好者,因热爱某一样产品,而对其所属公司的业务和年报等信息了如指掌,虽然没有股份,但是在精神上好像股东一样,会做出类似于股东的行为,他们对于公司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公司绝大多数的管理层。精神股东在传播上的最大特色是通过裂变式的传播不断提升股东们对产品的黏性,并最终实现产品取得较好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4]

许多观众在看过《流浪地球》之后,发自内心地热爱和认同这部电影,因而自愿成为了其精神股东。虽然他们没有投资电影,但却像这部电影的投资者一样密切关注票房。这部分受众通过微博、微信、知乎、豆瓣、QQ等社交平台将电影推介给更多人,为《流浪地球》拾柴添火。

二、《流浪地球》带给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

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银幕作品开始出现越来越多流量明星。的确,流量明星凭借粉丝号召力能对电影票房起到一时的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流量明星带来的正向效用日益消减,与此同时观众更加理智,审美水平提高,不再盲目相信大腕导演和流量明星,而是越发信赖上映后的电影口碑反馈。

《流浪地球》的出现,则加快了流量明星被市场淘汰的进程。新人导演郭帆没有启用大腕明星,而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道具、摄影、特效上,才有了画面精良的“国产硬科幻”。而《流浪地球》受到观众好评,也说明好的故事和表演更能打动人心。这对于重塑影视行业规则,提高影视作品质量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然,比起经典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并不能算完美,但在能够与世界级科幻电影有可比性的范畴里,《流浪地球》是国产第一部,因此它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创者,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流浪地球》的带动下,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与受众见面。

参考文献:

[1]Werner J.Severin and James W.Tankard.Jr(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3页.

[2]姜天骄.《流浪地球》何以突出重围[N].经济日报,2019-2-11 (9).

[3]什么是马太效应[J].光谱实验室,1991年Z1期.

[4]杭霞丽,龚小妹.基于精神股东视角的中国电影娱乐营销研究——以《战狼2》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 (2):93.

猜你喜欢
马太效应使用与满足流浪地球
马太效应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探析高校奖励工作中的“马太效应”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