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重庆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19-10-21 12:18黄菊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大学生

黄菊

摘 要: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幸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人们追求美满生活的目标。随着党和国家对学生体育健康问题的重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学生的幸福感以及体育锻炼与幸福感的关系也受到重视,本文对重庆十所高校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重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锻炼 主观幸福感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主要生活方式是“宅”,因此严重缺乏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及身心健康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交往是需要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本文把重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幸福感程度进行调查并分析,旨在探讨出参与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积极作用,促进重庆高校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重庆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当前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分析探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否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主观幸福感,重庆十所高校的50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和CNKI中查阅关键词为体育锻炼、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文献、电子期刊及书籍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

(2)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重庆十所高校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关于体育锻炼情况和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问卷,本次研究一共发放并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427,有效率为85.4%。

(3)数理统计法

用SPSS分析、处理从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

三、结果

1. 重庆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

由表1可得,重庆高校在校学生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学生为27.05%,每周偶尔锻炼一两次的学生为56.02%,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达16.93%;30.69%的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时间<30min,参与体育锻炼时间是30-60min的学生为40.54%,每次体育锻炼时间>60min的学生为28.77%;30.14%的学生每次参与的体育锻炼属于低等强度,39.56%的学生是中等强度,还有30.30%的学生是高等强度。

2.重庆高校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由表2可知,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正相关,每周参与1-3次体育锻炼的学生积极情感有明显提升;每次锻炼时间为30-60min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时间过短或过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参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最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重慶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

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较高,但还需引导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少部分学生加强锻炼。整体来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较好,只有少部分学生锻炼的时间较短、强度较低。

(2) 重庆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和锻炼时间的长短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学生坚持适当的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不同对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也有差异,参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得分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2.建议

(1)学校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

场地充足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学校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满足学生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2)学校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比赛

体育比赛的形式越多样,内容越丰富,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缓解学习压力的效果。

(3)学生要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规律运动的良好习惯

学生要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积极作用,主动参与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中,从而养成规律参与锻炼的良好运动习惯。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