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19-10-21 09:43刘梦雅白鹏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现代设计

刘梦雅 白鹏

摘 要:中国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传统木作工艺,木作工艺的核心是结构的特殊性,也是榫卯结构的核心。在数千年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以简单的安装和拆卸技术闻名。其解体性能和最近流行的绿色设计一致。而今在高速生产的背景下,设计师需将现代的设计与传统榫卯结构的特殊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从而弥补以往艺术性过失,对其进行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木作工艺;榫卯结构;现代设计;传承与创新

一、榫卯结构概述

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期间,出现了初期的榫眼。在北宋时代,随着坐位的变化,榫眼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达到了明清时代的顶点。家具的开发创造了十分完美榫孔结构。在古代,榫卯结构被作为建筑,家具,农具等的连接方式,而且,古代也有很多的玩具和装饰品出现过这种结构,使用的范围很广。同时,与罗瓦尼洛克传统民俗玩具拼图组合,互相支持,调整木条与木条之间的机械效应,找出完美的支持点,木条与榫卯凹凸不平的原理正在使用。框架式的榫孔构造,用鲁班锁几乎受到所有机械性的性质和榫孔闭塞的影响。从单纯的燕尾榫、圆榫、方榫等慢慢的发展为粽角榫、格肩榫等更多的榫卯结构,此后榫卯的结构慢慢地发达。在国外最初的榫卯结构出现在古埃及,5000年前就登场了。由于地理上的人类的生活环境,埃及更多的建筑主要用石头来建造。他们为了制作家具使用很贵重的木材。从法老Tutanamon(例如椅子、床和箱子)的墓中挖掘出的木制家具中发现,他们结合了燕尾榫和暗榫等一系列的榫卯工艺。此后,这个构造性的方法突然从东欧消失了,到14和15世纪才出现,并且在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上继续使用。因此,在国内和海外,特殊的榫卯结构工艺在大部分的建筑物和家具上被使用。由于木材属性与其分解的完整一致,损坏的部分随时可以修复,他们的使用时间可以延长100年。直到产业革命,工厂手工业都逐渐被工厂机械化生产所替代。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背景下,20世纪的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西方家具制作的系统。由于单纯的结构、金属连接器、空气钉和家具粘合剂的连接,精确的比例和复杂的技术使榫卯结构被单纯的生产和低成本所替代,从此,榫孔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逐渐被遗忘。

二、榫卯结构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从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古典结构,独一无二的榫卯技术,随着历史的发展,制作工具的世代革新,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期间变化,每一个变化都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但是,从明清时期开始,榫卯构造的创新、继承存在缺点。另一方面,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新材料和技术的流入,也是人们逐渐失去注意这个复杂、麻烦的古代技术的原因。在中国,温室教育的普及和标准化的大规模集体作业模式,使得老一代“师徒传承”的学习方式不再受欢迎,许多古代的制造技术都无法继承。另一方面,必须克服融入现代产品设计有榫眼的结构要素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回到国民的视野。作为中国工匠创作的古典名著,传统工艺品在继承的同时,也必须保持榫卯结构的现代化步伐。

(一)榫卯结构的可拆卸性

古代的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无铆钉可持久稳固,可保持很久的时间,当磨损和质量大量消耗时,可使用替代新零件。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榫眼和固定件都可以作为固定的连接器使用,但人们却忘记了其拆卸性能。现在,随着运输业的发展,消费者们可以不用离家就可以在线购买产品,但固定家具运输非常困难。因此,设计师将更大的提高的榫卯结构家具的生产效率、简易拆卸、标准化、串联化和良好的组合性能集中于家具结构上。产品使用钉浆时,如果消耗或损坏一部分,不能再利用,会造成产品寿命缩短,资源的浪费。针对绿色开发和榫卯技术的解体的研究和设计之后,宜家根据圆形的棒的榫孔追加螺丝这样的想法,2013年开发锈形的榫钉,为了连接不同的家具零部件,设计了具备螺丝棒的圆形棒挖孔结构。2014年,宜家设计师进一步改进楔形的挖洞和钉子,以波形的构成要素,开始用榫头和卯眼相配的Lisabo系列家具,安装不需要任何工具。组件本身取代螺丝和其他部分,节约资源,减少家具资源的浪费,延长家具寿命。榫孔的拆卸设计不仅用于家具,还用于塑料、金属、石头、玻璃、木材等其他領域。被凹凸不平的沟孔插接所触动,乐高家具采用ABS塑料材料分解和组装设计,在组装完整的玩具模型的同时,组装成嵌块形状的零部件,让孩子在享受的同时也会产生有趣的灵感。各连接器在组装过程中可以使用连接器分解并组装不同的图像。

(二)榫卯结构的可装饰性

由于木材具有拉伸、压缩强度、干燥收缩、湿润膨胀等特点,长期成为制作榫卯的最佳材料。关于明代、清代的现代家具,以鸡翅木、黄花梨木等为素材,在现代也被称为红木。现今,伴随着木材资源的逐步不足,可用来制作榫卯的木材也随之急剧不足。产业革命以后,新素材的出现不仅限于对榫卯结构木材的使用,还可以和其他材料组合,也可以直接使用其他材料。装饰的不同材料的混合,能更刺激创造性,为了使榫卯技术的产品带来更多的设计可能性。通过一边维持规定的机械强度,一边改变大小和形状,能再次出现原本榫卯的结构。充分展示了紧张感、榫眼结构的美感和设计感觉。

三、结语

几千年传承的榫卯技术不仅仅是连接技术,还有中国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由于成本、技术难度、材料性质、榫卯结构的开发受到限制,榫卯一直处于逆境发展、创新,但直到现在,榫卯技术的变换仍面临很多困难。我们要改变它的社会前景,从不同的方面去寻找它的继承方法和发展潜力,以便为现代化动力和网络结构设计提供更完善的想法。

参考文献:

[1]柳翰.西方古典家具史论(一)古代埃及家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1):83-87.

[2]徐璐,孙薇.榫卯结构在新型材料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2016(5):6-10.

[3]王硕,吴智慧.基于装饰性榫卯结构的设计探索[J].家具,2016(2):57-61.

[4]刘冰,谭向东.榫卯结构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美与时代(上),2017(11):58-60.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现代设计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思考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