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式下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研究与实践

2019-10-21 07:32来永斌陈秀伍广周毅钧李雪斌王龙杨洪涛陈清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新经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来永斌 陈秀 伍广 周毅钧 李雪斌 王龙 杨洪涛 陈清华

摘 要:面对新经济形势对传统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冲击,如何开展专业建设规划,符合未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安徽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此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本文主要阐述安徽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已经开展的实践工作,以及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内容,希望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毕业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经济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当前,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高等工程教育能够培养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这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建设布局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快进行“新工科”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和升级,改革现有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推行多样化和个性化并重,应对新形势。

随着教育部对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等相关验收标准的重新修订,越来越多的高校对专业建设规划开展了研究与探索。[1]但如何把高等教育与国家改革、社会需求等结合,尤其是面对新经济形势对传统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冲击,如何开展专业建设规划,适应未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探索与实践。安徽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研究与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前提基础下提出的。

一、已经开展的研究实践基础

安徽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2]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国际化不断加深的环境下,面对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相继开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探讨了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的工程人才在层次和结构上尚无法完全对口现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培养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接受的实践教育不足,存在跨界整合能力薄弱、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2. 修订完成了2018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通过对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目标、任务、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工程人才培养计划要结合行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实施办法,才能真正使学校在工程人才教育中注重个性化教育培养的工作。

3. 探讨了专业工程认证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本专业教师参与了安徽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教育部工程认证过程,对工程人才培養的目标、定位及考核评价体系比较熟悉,尤其对如何将“以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专业建设中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4. 探讨了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知识的冲击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一、二、三产业逐渐出现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知识,跨界和跨领域的整合让知识不断交叉、融合、升级和发展。新经济形势冲击了传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未来工程科技人才如何培养是专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5. 探讨了新经济形势对工程人才跨界整合能力的需求

新经济是跨领域、跨行业的,传统专业化分工将被产业链整合所替代,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因此,面向新经济的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跨产业的跨界整合能力,具有交叉复合特征。当前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必须从注重专业性,向具备整合性知识和跨专业知识转变,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提出的新挑战。[3]

二、专业建设规划主要内容

1.研究新经济形势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条件。

通过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国际化不断加深的认识和了解,正视传统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综合化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学科交叉融合及综合化工程教育观落实到位,探索符合经济发展形势与专业特色的工程教育发展之路。

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培养方案修订

顺应社会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依据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开展教育和教学研讨,积极吸收“新工科”“卓越计划标准”等先进理念及丰富内涵,作为制定方案的基本遵循。

(1)找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和过程工业之间的融合点,组织业内专家教学研讨,分析未来3~4年国家对工程技术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制订新的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4]

(2)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社团和社会实践等公益活动中,通过增加非技术要素内容,加大非技术要素能力培养;

(3)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绿色制造”和“新能源”大政方针,调整专业服务对象,调研相关用人单位需求,设置特色课程,将学校教育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4)以传统过程工业转向新工科发展为出发点,要面向新产业、新工业和新行业的需求,进行渐进式发展。

3.课程建设规划

(1) 在课程改革方面,优化课程内容,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体现复杂工程问题;将总整类课程和专业课程设计、大型实验周形成密切关联的大工程类“总整”课群,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各种能力;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微课、慕课等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变灌输型教育方式为启发型学习方式,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APP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深化基于过程管理的课程考核机制;

(3)鼓励教师将前沿、尖端的科学技术引入相关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激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教师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加教学内容的国际化程度,鼓励采用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解读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主要从专业化和国际化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深造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多方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眼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5]

(1) 制定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争取每位教师在三年内都能够参加至少1次的本专业课程或技能的培训,2~3名教师能够到本专业排名靠前的重点大学进行为期不少于半年的学习;

(2)注重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安排青年教师进厂矿锻炼,实行青年教师下实验室制度,鼓励企业挂职锻炼及技术服务;

(3)注重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和“三助一辅”,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对各类教学成果,给予奖励,并作为评先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4)以建设安徽省高水平教学团队为契机,加大人才引进和遴选力度,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5. 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专业实践教学依托于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两个方面,必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4个方面的整合,构建适应新经济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专业建设规划预期效果

1.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建设规划,使本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水平达到同類院校领先水平。

2.基于本科专业评估,加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为我校新工科建设提供借鉴。

3.构建特色课程的教学体系和大工程类“总整”课群,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各种能力做具体的研究和实践。

结语

通过对专业建设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按照工程人才培养教育方面的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革和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实践,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突出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华.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2]夏建国.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

[3]周开发.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3):22-35.

[4]吴爱华.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5]周邵萍.新工科愿景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之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改革设想[J].化工高等教育,2017(4):37-33.

作者简介

来永斌(1970—),男,安徽淮南,博士、副教授,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从事专业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猜你喜欢
新经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论新经济时代下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