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粤剧魅力 创新社团模式

2019-10-21 07:32莫永强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研究与实践

莫永强

摘 要:粤剧是岭南文化的奇葩,也是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东莞市中堂镇第二小学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的创新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粤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进一步增强少先队工作的活力,丰富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备了新的时代内涵,正逐步成为吸引广大少先队员的新乐园。

关键词:粤剧魅力 创新社团 研究与实践

一、组织活动,搭建表演舞台

活动是红领巾小社团的灵魂,因此,我们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交流的,练习的,表演的……红领巾小社团属于实践性强的阵地,需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有完整的年度活动计划,定期开展各项学习展示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东莞市中堂镇第二小学的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让社员们在学习交流中获得粤剧曲艺的知识技能,培养队员对粤曲的兴趣、提高队员的粤剧表演能力。小社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学白话到练唱念坐打,从懵懂无知到登台演出,孩子们一路成长,一路蜕变。在平时训练中要求社团成员学唱几段戏曲唱腔,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体验剧中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感情。在戏曲学习的过程中,让小社员了解剧情,诠释文学意蕴是激化学生学习戏曲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戏曲学习活动中运用传统教唱的方式,则大大提髙了学习的效率,也让孩子真正本会到了戏曲魅力所在。在带队训练中采用教师范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的方法,适当加人动作的配合和鼓点的敲击,边唱边做,边演边敲。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东莞市中堂镇第二小学“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的队员们在老师的科学组织指导和有序训练下,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上台演出,现在小演员们在台上已经能做到淡定从容,全心投入,把戏中的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了,非常入戏。他们每次的演出,都是全场的亮点,都得到了主办单位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经过师生们的努力,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排演了大型开场式《传承——粤剧行当展示》《华山救母》《昭君出塞》《状元店》《六月雪》等多个粤剧折子戏。分别到北京、四川、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演出和比赛,先后获得了“南国小红豆粤剧新苗”奖、“红豆新芽杯”第三届全国网络粤剧粤曲折子戏竞赛铜奖、“广东省第八届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银花奖”等。参与演岀的曲艺龙舟表演唱《工匠情》获广东省第二届群众花会“戏剧曲艺”银奖;在四川岳池参加全国曲艺之乡展演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2019年初,中国教育电视台《传承的力量》春节篇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中国千年传统民族习俗“过年”为载体,见证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累累硕果。在录制过程中,东莞市中堂镇第二小学的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充分展现了新生代传承的力量,融入新时代元素,舞出了粤剧文化的魅力。此外,小社团还多次受邀到广州、深圳、莞城及各镇街各社区演出。

二、设置奖章,形成激励机制

大队部将红领巾小社团活动与争章活动相结合,作为少先队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争章活动在这几年就被学校的德育工作所引入,使得学校的德育活动极富生命力。红领巾小社团可以与“红领巾奖章”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特色章,鼓励队员积极争章,激发队员的热情,调动队员的积极性。通过红领巾社团活动来争兴趣章,已经成了学校争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它不同程度地带给了队员们知识、技能、道理和快乐。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的队员在每学期的兴趣章争章活动中都可以获得一枚章,这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的活动也由此成了少先队员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设立社团特色章,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期的不同要求设立有梯度的“子母章”,形成比较完善的特色章考章制度。

三、家长参与,扩大观众力量

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活动与家庭活动相结合,有利于粤剧文化的发展传承。为了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学校积极组织开展粤剧主题的亲子体验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通过画脸谱、动作模仿等粤剧小游戏融入粤剧文化当中来。此外,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到小社团的展演中来,成立家长志愿团,陪同孩子们参加各种演出活动。

四、邀请名师,保障节目质量

红领巾小社团要通过用适合社团队员兴趣爱好的活动,充分调动社团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每个成员能够把自己作为社团的主人,充满“主人翁”意识,充满热情、兴趣浓厚地参与社团活动。小社团努力“请进来”,努力实现动“模仿” 到“神似”再到“融合”的转变,最终培养队员自主学习粤剧曲艺的兴趣。

红领巾小社团有特色有创新,才能真正激发队员的兴趣,使社团真正做到可持续化发展,队员得到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成长。红领巾小社团的创新离不开社团的灵魂人物——指导教师。我们根据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的需要配备有特长的教师,此外还聘请了佛山粤剧學校毕业的唐沛文和黄立总两位主教老师任校外辅导员。有了指导老师的热情参与,红领巾小社团才能快速成长,建制齐全,活动丰富,关键是对社团的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坚持每周开展粤剧基本功训练,通过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队员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增强队员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四年砥砺奋进,小社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愈加发展壮大。小社团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学白话到练唱念坐打,从懵懂无知到登台演出,见证孩子们一路成长,一路蜕变。

我们所取得的学习成绩,让最具岭南特色的曲调响遍广东各地,让在校师生感受了传统文化之美。成绩代表过去,继往开来,东莞市中堂镇第二小学将继续大力引导、发展和壮大我们学校的小牡丹粤剧曲艺小社团,继续深刻挖掘适合我们小学阶段的传统优秀剧目,我们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粤剧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研究与实践
刍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TBL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市属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研究与实践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构建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统一软件过程RUP的研究与实践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