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思想品德学科改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在课程不断变更的情况下,积极探讨,逐渐运用情境化教学用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
一、情景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用
首先,情景化教学是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学习总是和一定的 “情景”相联系,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它和实际生活关联密切,在实际情景或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出接近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联想,唤起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其次,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个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一个问题情境,还可以是一个考题资源的问题情境等,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疑问,获得探求新知的想法、要求和动力,同样在原情景资源环境进行调查、实践、训练等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和提高,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最后,情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由原先的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资源为核心、以合作与探究为主要的教学结构,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而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开发者、探究者,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践行,实现了有效学习。
二、情景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应用
1.情景化教学模式种类。
(1)创设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学习情境包括多个实际生活案例和相关信息的资源,它能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去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创造信息和交流信息,这比拥有大量的知识更重要。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置于其中,在这种平等、民主、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激发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及合作与探究的想法。
(2)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情境,这种接近真实情境的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知识形成同化和顺应,最终真正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2.情景化教学的实施
(1)教学情境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为三维目标的实现而创设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为了时髦、为了迎合学生而创设,而是要和教学环节有机地融合,融合于三维目标,融合于课堂教学氛围,融合于整节课的教学流程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教学情境有效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例如:在讲解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时,在原情境中设置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问题成果,如:交友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意见,达成共识,展示汇报的方式,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思维不断的碰撞,课堂成为学生生成观点、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知行统一的场所。习主席关于互联网的讲话对你有怎样的启示?采用齐读方式,不仅让学生关注时事,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正确看待互联网的发展,与时俱进,学会网上交友,谨慎交友,让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做互联网的主人。同学们在问题推进中,不断的探究,通过矛盾性的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无意识的问题解决中,转变为有意识的注意,从而深入思考,达到教化无声的效果,教学活动也在深入浅出中愉快的完成,这样的情景必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难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和高效,最终实现生活化育人的目的。
(2)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唤起学生的真实体验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与生活脱离的教育其力量是极小的,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教育的力量才是伟大的,不是狭隘的,因此我们要把贴近学生生活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情境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接地气的问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发表个人观点,并通过追问的方式,使其自主生成观点,打消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总讲大道理的偏见,有利于学生亲近课堂,把课堂作为真实观点的发布场,而不是个人观点的批斗场,在讲真话中和观点辨析中,生成知识,有利学生亲近道德与法治课堂。总之,教学活动的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要了解学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交流与合作、探究中,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学科的思想性能在乐中实现。
(3)通过丰富的途径和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彰显教学情境的丰富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如社会调查、综合实践、题型训练、教育媒体创景等。教学情境的创设灵活广泛而丰富,教師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采有不同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不再单一、乏味,学习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学习,激发了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使学习更加充实而有效。
情景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今后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用心去研究,用智去感悟,让情景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地生根,实现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