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矫正方法

2019-10-21 04:16旷素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心理

旷素红

摘  要:关注和矫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敏感、热点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性格孤僻、任性、偏执、脆弱等都是目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要想改变现状,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就必须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在此,文章就详细地分析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系列举措作为参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滞后,教育内容的落后,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普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更是社会最为关注的教育问题。通过观察,多数留守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性格孤僻、偏激、抗压能弱、学习能力差以及对自己的父母亲人不理解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问题做明显、最直接的表现。这不仅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否协调与稳定。因此关注和矫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最为迫切的任务,也是最先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我县开展了“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学生总数的26%,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公平。

(一)性格孤僻。由于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来抚养的,而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都不一样,两者之间无法达成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共识,使得双方之间的交流愈加困难,由此他们就会逐渐地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这种性格的孤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以一种漠然的态度对待,另一种则是腼腆、不善交流。从本质上分析,這都是极度自卑的表现。

(二)学习能力差。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文化程度、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程度都有限,是无法正确地辅导儿童的学业的,而儿童也无法通过更多的途径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这样闭塞的学习环境阻碍了他们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叛逆心理强。通过调查,很多儿童都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遵守纪律、没有集体主义的观念,甚至部分儿童在小小年纪就已经融入了社会,沾染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若是家长或教师出言阻止、教育等,更是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进而就会言语顶撞,甚至殴打、残杀等这些过激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角度分析。最根本的就是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致。虽然国家加大了新农村的建设力度,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在不断地扩大,各种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加大,迫使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其次,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队伍不足、教学硬件设备不足、教育投资不足等都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再者,务工家庭进入城市,但受城乡二次元经济的体制以及该城市的人口户籍限制,务工农民的孩子是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教育权利的,父母是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的。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也将会持续存在。

(二)家庭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缺乏家庭的关爱,造成情感缺失,增加了学生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加上很少与子女沟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疏远,其次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无力对孩子进行的辅导和教育,在思想上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当孩子出现错误时非打即骂,没有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只会增加孩子的反叛心理。

(三)从学校角度。农村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力度要远远大于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同时很多教师在与家庭沟通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仅仅是作为一项教学流程和任务,教师不了解家庭环境,家长也不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这样的沟通是毫无意义的。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学校要加大重视。首先,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聘用专业教师开展心理疏导教学。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让每个教师都接受相应的培训,增加他们在教学中的语言技巧能力,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其次,学校的规章制度也进行人性化、合理化的改进,明确校规校纪。制度不是对孩子单纯的约束,而是给教师工作、给学生成长做出指导,以此避免过分体罚情况的出现。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学生,不搞特殊待遇。

(二)家庭要积极付出。家长陪伴的缺失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给予的爱,而这种爱是孩子能够用各种感官器官真实地触摸到的。因此父母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和态度来衡量自己付出的爱,而是要用行动体现出来,让孩子看到。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学习需求,但这种满足并不是将他们的要求“全盘接受”,而是要有“度”。这样就会让他们树立起“好与坏”“有价值与无价值”的观念,另外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父母要定期打电话,关心一下孩子的生活起居、心情等,而不是一来就问学习、成绩,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学习工具,如此与孩子进行和谐的沟通,让他们减少情绪上的焦虑和情感上的孤独。

(三)社会要做出改变。相关政府可以积极号召社会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比如志愿者这类公益性的组织机构,定期走访留守儿童,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具、陪他们玩耍等;其次,政府要在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活上的补助,或者制订优惠政策和配套设施,确保农民工与流入地的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确保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平等对待。

结语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对农民工的需求也会是不断增加的,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还是会长期存在的,那么为了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民教育的目的,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只有树立起了积极、乐观的生活与人生态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用着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雅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

[2]周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的研究[J].科技风,2019(08).

[3]闫强.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J].山西农经,2019(15).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心理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南南的困惑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