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尽为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也迎来了一次变革,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涌入到课堂中,教师要抓住机遇,实现现代化课堂的蜕变。在以往课堂中,抽象的数学知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化的观念穿插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降低学生的难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导入课堂;借助案列;解决问题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太强的空间想象力,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是很困难的,在再加上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暇顾及,更使得学生惧怕学习数学。鉴于此,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化教学法进行授课,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直观化的学习知识,深入理解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从而打造现代化的数学课堂。
一、结合实际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中最开始的一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在课堂环节中加入生活元素,设计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的开端,在熟悉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喜好和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之上选择课堂教学的元素,以學生喜爱的生活化课堂导入开始教学,在课堂开始就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圆》时,结合实际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就可以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圆形的,大家都知道哪些呢?都来说一说吧。”我讲完之后学生开始思考,一个学生说:“自行车还有汽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另一个学生说:“好多图案都是圆形的,还有摩天轮也是圆形的。”学生纷纷陈述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物体,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我趁热打铁进行授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通过在课堂导入环节以实际生活为例,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借助生活中的案例,辅助学生的学习探究
在以往的课堂中,数学教师往往都是选用教材中的例子进行教学,没有深度,学生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时难以理解,而且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知识缺乏自己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此,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考虑到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太成熟,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生活中例子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借助生活中的案列,辅助学生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需要确定部分和总体的关系,比如我们同学喜爱看的节目,喜欢看娱乐类节目的同学占到总体的35%,那么,该怎么用统计图表示呢?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也知道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但是都不适合表示部分和总体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扇形统计图吧。”讲完之后我又给学生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以生活中的案例绘制扇形统计图,最终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中的案例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很快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受到传统落后教学观念的限制,教师的教学活动一直围绕着书本展开,致使学生认为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没有掌握将知识熟练应用到实际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展开对应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比》时,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中,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其实在生活中也是广泛运用的,比如现在大家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求出数学课本的长宽比是多少,大家动手求一求吧。”学生先用尺子测量,然后再简化,求出了数学课本的比例。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鉴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致不高,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熟悉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活中的案例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掌握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曾立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6.
[2] 王九义.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