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忠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医用。要想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质量提高,就需要加强微课教学的重视,加强微课资源的有效应用,本文研究中,主要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 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对于微课而言,这是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已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学课程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刚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融入新的理念,为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一、对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在微课教学中,需要秉承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设计微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注重一个“微”字,微课具有短小精湛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更加地集中,还能改善课堂内容本身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微课内容设计的优化,确定教学重难点,在精炼化的基础上,节约时间,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空留时间让学生可以实践,促进学生操作能力提高,与此同时,设计的时候吗,必须将一些美的要素融入课件当中,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设计课件的时候需要注重生活化场景的设计,展现教学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
二、形成微课意识
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微课模式和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从以往的模式中突破出来,帮助师生更好地教与学。应用微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学习中去,教师需要通过主动地姿态在信息教学中投入微课教学,从而完成教学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全面掌握微课教学,并对当中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进而将其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之后还需要结合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针对性地教学方案,积极地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情绪改变,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有助于学生强化理解,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学校来说,必须加强硬件设施的完善,推动微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微课匹配性板块的添加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能够对不同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进而与学生所需之间相满足。对微课进行制作的时候,需要以教学大纲为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从以往的教学中突破出来,并且加强网络空间以及生活化内容的挖掘,有效地划分并规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定位,促进教学针对性不断提高。
四、合理地控制微课时间
从微课的名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简短的课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细微处出发,积极地引导学生融入学习中去。微课是展现微型文化的主要形式,已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一般来说,微课教学的具体时间是5分钟到10分钟,这是社会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截至目前位置还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很多研究人员的观点都存在差异。然而能够肯定的是,其实微课就是简短精湛的教学视频,能够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性教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短小精炼是微课的主要特点,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在学习中的规律对教学时间进行控制,一旦时间比较长的话,势必会导致学生不集中注意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将课程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是非常好的。
五、需要明确课堂主题
因为微课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知识,所以,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重难点之间进行结合,进而明确微课主题。确定主题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教学目标,选择相对应的素材,还必须对教学资源进行一定的划分,对其展示形式予以确定,进而有效地发挥微课的作用,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将微课应用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需要尽量减小主题范围,同时,不能用教案的设计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限制,而是需要确定主题,如此一来,能够确保微课设计的实用性以及针对性,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对主题进行确定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信息需求和来源以及采集等,进而可以有效地收集素材,为微课内容的设计质量进行保障。
六、对学生个性的进行展现
微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微课主题进行展现,同时,还能够在学生个性上进行展现,实际上,与其反复性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按照个体之间的特征,为学生划分小组,同时,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实际能力,还有兴趣结合选择微课的形式以及内容。除此之外,需要把教学当中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看作是微课主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选择,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七、加强课堂流程的设计
对于中学时期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都形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然而预习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运用针对性地方法,如果一味地盲目预习,只会导致时间严重浪费,还会影响预习的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结合,设计可以对新知识点进行渗透以及融入的预习微课,能够让其在课前的预习过程中准确地利用微课达到预习的效果,还要在预习微课的过程中设计动感性的画面,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形象化地展现,不但可以集中学生本身的注意力,还能对学生的学习重点进行有效掌握,帮助学生自主性地学习以及思考,如果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就要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讨论,可以帮助新课程的有效开展,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将重点置于理论知识方面,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自身的语言进行讲述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教师反复地讲解这些知识,但是中学生还是不能全面掌握和深入理解,总是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长时间这样,学生就会失去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对微课进行适当地应用,便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操作,那么学生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白当中的要点,继而从教学重难点中突破出来,促进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提高。
結语
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加强微课的应用,并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教学水平以及实效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应用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融入学习中,提高微课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尚俊杰,张才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以《计算机的组成》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4):49-50.
[2]孙宪利.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0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