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敏
摘 要: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要巧妙理顺读写的关系,不失时机找准仿写迁移、补白拓展、续写改写等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随文练笔 策略
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尽管教师十分重视阅读教学,尽管阅读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主要位置,但每次让学生拿起笔习作时,他们依然无话可写,或是说假话,说空话,记流水账,挤牙膏等等。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怎样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小练笔,以读促写,以写促悟,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仿写迁移,架设积累与运用之通途
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练习仿写,不仅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学习了方法,一举两得。学完《雨点》我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句式特点,每一句都先写雨点落在什么地方,再写在这个地方干什么?我追问孩子们:如果你是这个调皮的雨点,你还会去哪儿?孩子们纷纷发言:雨点落在飞机上,在天空中飞翔;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打滚;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跳舞;雨点落在小朋友的头上、脸上、睫毛上,和小朋友们一起快乐游戏……孩子在仿写中语言得到了发展。
二、补白拓展,谱写诠释与延伸之新篇
模仿只是一种手段,创造才是最终目的。好多文章都有让读者想象的空间,教师只要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
1.在情感共鸣处练筆。许多文章,读着读着我们就不由得被文中的人物、故事、情境感动了,和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控制不住想要表达,这正是很好的练点。学习《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播放李白送孟浩然场景的同时,配上音乐动情朗诵:朋友已经远行,如今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望着浩浩荡荡地长江水,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岸边的李白,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文思如泉:李白凝视着远方,想到他们曾经一起饮酒作诗,一起月下畅谈的美好时光忍不住潸然泪下,如今友人离去,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再也感受不到朋友的关心照顾,再也不能畅谈理想抱负。朋友要去那遥远的扬州,不知会不会孤单?还能不能遇到我这样的知心人?和朋友一起分享忧和愁,这一江春水在他眼里简直就是诗人满腔的离愁、无尽的牵挂!
2.在文章精妙处练笔。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语段、动人的情节,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积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用词的精妙、构思的新颖,体味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如《嫦娥奔月》一课抓住 “周旋”一词引导学生想象嫦娥是怎样和逢蒙周旋的,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动作、语言、神态。通过小练笔学生不但对嫦娥的机智勇敢、逢蒙的奸诈贪婪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在练笔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写”为“我想写”。
3.在文本留白处练笔。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写文章也如此,要么意犹未尽,要么含而未发,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挖掘教材中的留白,在意犹未尽之处拓展练笔,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又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如《蜗牛的奖杯》一课,引导学生想象经历了这一切的这只蜗牛会对自己的孩子们说什么,学生兴趣盎然,精彩不断。
三、续写改写,插上领悟与想象之翅膀
续编故事是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方法。小学语文课文好多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好像故事还没有结束,其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等,让人在脑海中不断回想,浮想联翩。教师在此时就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天马行空,大胆想象,只要所说所写的有逻辑性,能自圆其说就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了《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续编故事。写一写如果乌鸦再次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当老虎又一次遇到狐狸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样练笔的形式,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感到写作文也不是很难。
四、描写插图,培养观察与写作之能力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大多都是一文一图,有的甚至一文多图。所配插图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插图往往对课文主要内容作了有力的解释,是课文重点内容的直观体现。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材资源,既关注插图中表达明显的,有形的内容,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隐蔽的,无形的内容。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文中有翁媪闲聊图,大儿锄豆图,二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这些插图就是练笔的好素材,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发挥想象,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这种练笔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
写读书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随文练笔方式。教材中有许多引人深思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都是随文练笔的好资源。如学习了《最后的姿势》一文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学生的笔下出现了很多好老师形象。学了《海伦.凯勒》《二泉映月》这类励志类课文,就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习作水平。看了一部电影,对其中的人物或情节有所感触,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就是观后感。读书后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看了电影写观后感,坚持下来,作文水平怎么能不提高呢?
总之,教材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绝好素材,小练笔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只要我们活用新教材,巧作小练笔,长期训练,就能使作文能力在“随文练笔”中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