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虎
摘要:与初中相比,高中教学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具体到高中生物学科也是一样的。作为高中生物老师,在教授生物知识时,实时利用心理学观察学生心理,可以帮助提高老师的质量,也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心理学
国家发展越来越快,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非常重视,教育也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得更现代化了。现在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在乎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本人了,不止瞄准学生的考试成绩了。学习者再也不用被动的只能接受自己的一个讲课老师了,如果对自己的老师不满意,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的讲课再也不能知识照着课本讲了,要想被学生们所喜欢、接受,须得下一番功夫了。
一、高中生的心理现状
1、从前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傻傻的不想事情,可进入高中以后,就大变样了。不止身体变得更加成熟,思想也更稳重了。精力都愿意花在自己的学习上了。高中生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憧憬,所以对于学习他们基本上能用心,但外界诱惑仍然是存在的,有些学生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分不清主次,从而影响学习。
2、高中生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更加的成熟了,思想上的转变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帮助的,能够处理好自己的社会关系。他们交往用的都是真心,对待别人友好。在学习上,可以帮助学习较弱的学生解答问题。在生活上,愿意奉献自己的爱心。
3、高中生的行为不再显得幼稚,他们的行为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思考而形成的了,冲动的事做的比较少了。符合发展规律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各种表现都正常,如果某种行为表现的不正常,则可能是心理“有问题”。高中生如果还处在幼稚的心理时,严格来说此时他们正处在不健康的心理过程中。同样的,如果表现的过于成熟,同样的是被認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在教学中引入心理学的重要性
教育,在教完知识以后,孩子们得自己学着运用,这是教育的目的。在学习中养成自己的能力,是学生努力的方向。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先“领进门”,然后,趁热打铁,问学生们问题。这时候,学生还意犹未尽,想知道答案,机会来了,教师该登场了,抓住机会,向学生们“传授武功秘籍”--解题方法。有“武功”学,学生自然高兴了,学会了可以“称霸武林”--得到答案,学会技巧,以后不怕解决问题了。传统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对着课本进行讲解,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致,激发不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老师这个职业,说白了,其实也是一个服务者,为学生服务,服务还得到位,必须考虑学生体验。学生只知道表面的知识还不够,你得帮忙他学会生存的能力,考试的能力,排除困难的能力。就拿高中生物来讲,学生不仅要掌握里面的知识,还要将它们用到生活中,或者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达到这两点要求,基本上也就具备生物素养了。高中生正在进行新的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作用非比寻常,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服务好,服务的完全到位。
教师如果能够熟练掌握适用高中生的心理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帮助都是巨大的。说白了,心理学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将心理学纳入生物,就是为高中生服务的。心理学研究主题主要为个体的情绪,个体的人格;组织系统的研究。教师研究心理学,可以建立健全的家、社会、学校的关系,能挖掘学习潜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喜悦感。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学的渗透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强调的是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能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是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高中生物阶段,学生应该享受,就像享受一段旅程一样,重要的是开心快乐。生物教学大多与生活中的食物息息相关,结合心理学教学,有一定的心理教育效果。渗透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
1、以学生学习为主。当老师站在讲台上时,台下的孩子们都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请“善待”他们,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住”他们,有任何异动,应立马分析,找到根源。孩子们就像一群吃草的羊,只看到了眼前的草,而老师就像是牧羊人,要想羊吃饱,你就得教羊寻找草。教师要告别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心理学的渗透,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进而引导学生本人自己学习。在寻找草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坎坷的,但是前方有丰盛的草原,有牧羊人的指引,一定能找到自己归属的地方。
2、人格修养。教师人格修养,必不可少。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格魅力,别小看他,他能让懵懂的少年变得清醒,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它能让迷途的羔羊找到正确的道路。人格的影响深远,高尚的人格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在这一生中,我们的教师就像指明灯一样,高高矗立在那,为学生指点学习道路上的方向。
3、教师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兼备的,教师在进行专业提升的同时,要进行心理健康的锻炼。只有教师心理健康,他看待事物才会健康,才能将孩子们引上正确的道路。
四、具体措施
1、课堂环境积极向上
良好的上课环境,会让学生感到舒适。而沉重的氛围,则会让人如临大敌,学习起来感觉很累。课堂的合理设置,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例如学生的学习动力等。让学生的知识旅途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整洁舒适的环境,能明显地提升课堂效率。
(1)教师教学态度积极向上,感染学生。一直使用的旧时的教书习惯,改变不好的习惯,加上新的突破,利用自己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教授了知识,还和学生进行了情感的交流。感达成的过程。除了教师自己的教学态度可以影响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励志的伟人的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学习没有捷径,伟人的成功也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对于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坚持的恒心。
(2)传递积极正确的信息。把积极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将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人,他们做的特别的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学会去感受事实的本质,体会其中的积极乐观,并向这些人学习。
2、正确的角色定位。
传统的教学,课业压力重,“寻草旅途”坎坷倍增。在这样的压力下学习,学习成绩好不到哪去,学习效果不好,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往复如此,恶性循环,让学生甚至害怕这门课程。新课改下,学生是被服务的对象,教师是提供服务的人。老师在服务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本人自己去学习,自己从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1)互相学习。学生也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所以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做的是一个帮助者,而不是强制式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可以寻找一个切入点,和学生共同商量,一起合作,寻找“出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要及时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锻炼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学生自主学。普遍的教学,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机会有限。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教师就算是向同学提出问题,也会自己给出答案,没有一个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学生最后只是被动的接受了答案,而不知道找到答案的方法,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如果学习的主动权在于学生,那学生进行自我表现的机会将得到增加,实践动手的能力将得到锻炼。
(3)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考评。传统的教学,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生死”。不管再多的考试,最终关注的还是分数,分数高的学生就被认为是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就是坏学生,背上“坏标签”难以继续学习之路的开拓。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自我考评的机会,不让他们沦为考试的奴隶。教师应该创新考评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单只关注分数了,更应关注学生的能力表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信心。
3、有效的鼓励与奖励
成功的因素不仅在于个体主观因素,还和外在环境有关。同样的,学习也是这样的,仅仅靠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无法激发学生的最大潜力。要想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必须再依靠外部的推动,例如教师的鼓励,学校的奖励等。高中生正处在这种强烈需要外界认可的阶段,如若能够得到同学,特别是老师的认可、表扬,这对高中生的影响非常重要。除了教师的肯定,父母的鼓励也会更暖人心。从理论得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教师在对待学生时,更多的是要关爱。在学生心理产生问题时,及时伸出双手,拉他们一把。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的成长,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在学习上也会获得相应的收获的。在学习中,有了教师在前头带路,学生自己的旅途也不会再困难重重了,旅途上,不再只是看路,而没来得及欣赏沿路的风景了。这样的课堂,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4、正确的评价
虽然说我们不应该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但是善意的提醒还是需要考虑的。一直以来,社会普遍的用考试成绩去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家长之间谈论的最多的也是孩子的成绩,到处都充斥着“成绩标签”。没有好的成绩,会让学生在家族聚会时抬不起头,会让人误会为坏学生,让人误解为没有用的人。为什么要单独用考试成绩去衡量一个人呢?人的能力不是单靠考试成绩来衡量的,用正确的评价方式,可以让众多的学子重新找到学习的方向,人生的方向。教师应该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合理的制定评价方案,给学生一个“完美”的评价,一个实至名归的“身份”。
五、结束语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快乐。心理学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这是一项重大的举措,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路上的困惑,也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方式。学生没有困惑,对学习自然积极,努力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所帮助,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以及一直为之努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海峰.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生物学教学,2009(07).
[2]黄晓萍.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宁夏教育科研,2014(03).
[3](美)埃伦·兰格.专念——心理学的力量[M].王佳藝.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美)西尔伯曼.积极学习—101 中有效教学策略[M].陆怡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