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计算机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以高校必修课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能力和具体技能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是适应社会发展诉求的技术类型。计算机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对于学生本体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育十分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对于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非凡。本文从实际出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探究型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学;探究能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G434;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5-0112-03
Abstract:Computer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educational work. Computer basic courses appear in the form of compuls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mainly examines studentsability to master basic computer theory and to apply specific skills. Computer basis is a technical type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ractice of inquiry teaching mode in computer 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ontological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It highlights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it,improves studentsinquiry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mperceptibly,and improves students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step by step.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new century.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elabor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inquiry ability.
Keywords: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computer teaching;multimedia teaching;inquiry ability cultivation
0 引 言
当前时代,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和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涵盖了多媒体教室内容、网络教室内容以及校园网内容等。可以将多样化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设计应用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多样化教学内容和新颖元素。计算机教学需要注重实践,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计算机教室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和创新教学观念,在计算机教学中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更优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点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繁多,主要为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原理知识、办公软件知识以及网络基础知识等,老旧式计算机教学片面化十分严重,当前许多学校和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因为学生个体化差异较大,计算机能力不一,入校新生需要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通过考核,则进入计算机和多媒体课程,以及计算机和数据库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Flash等重点内容;没有通过考核,实施零学分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电子教案等,将信息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点,在新型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进行教学,师生角色出现重大变更,教师不再主导课堂,以生为本的教学局面形成,教师和学生承担的任务与之前有所不同,教师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种教学体系之下,计算机教师从单一化信息教学转变为统一化综合教学,以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注重学生综合发展。教师活动由课堂讲授变更为教學答疑模式、主持讨论模式以及考试管理模式等,主要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后,其主体地位得以夯实,从之前的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创造,根据自身不同需求进行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计算机知识,拥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的同学基础薄弱,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其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2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2.1 “电子黑板”式教学现象
现代教育技术之中,多媒体技术最具代表性,被大众所熟知。计算机教室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这种教学优点明显,节约教学时间,复杂技术简单化,学生模仿和训练起来十分方便,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汲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当前大多数情况下的计算机教学,教师应用电子黑板来操作,投影幕是黑板,鼠标是粉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程度不深,效率也不高。
2.2 传统多媒体互动教学情况
多媒体教室中,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局域网将师生相联,此时教师控制计算机主机设备,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此类教学形式看起来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实际上并不能对学生计算机探究能力加以培养和强化,只是一对多的教学,不具有实效性。
2.3 未能实现互联网开放性教学
互联网开放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核心彰显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地点灵活以及资源共享方面。但是实际上计算机教学不能完全实现个性化自我学习,学生不能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实现教学任务,浪费了時间,没有全面发挥互联网体系和设备的价值。
3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案分析
3.1 备课
计算机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熟知学生的基础性情况,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精心备课,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准备好教材和素材。计算机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培养,按照教学大纲标准要求,细化教学目标。备课中需进行充足的教材准备和教学方法准备,使课堂讲解有据可依,在教案指导下进行计算机教学。不仅如此,还要提前进行课堂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
办公软件学习阶段,利用PowerPoint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教师需要进行主题设置。在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教学中,首先要进行资料分组配备,每个小组委派一名学生以教师身份进行讲解,时限规定为20分钟。教师应事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分工,准备好各项材料。只有做好准备,才能使以生为本的课堂更加高效。做好充足准备后,教师便可进行后续教学,适时转换身份,教师听讲,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教师不再主导课堂,而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典型的案例为:小组成员代表进行PPT展示时,教师要将内容记录在案,课后与同学一起分析和讨论,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实现师生共进,在意见反馈后,学生们都会参与其中,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受到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节省课堂时间,讲授与合作并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提高探究能力和操作水平。
3.2 教学
计算机课程教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启发,此时启发式教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爱动脑、爱思考的习惯。教师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学情境创设,每个小组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应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教师可按照具体教学内容和任务要求,在重点知识讲解时进行疑问情境创设,务必具备新颖性,所提出的问题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其具备学习主动性。
3.3 拓展
探究型学习模式以探讨式课堂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模式为主。当前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得到合理延伸与拓展,也要在课外加以学习和锻炼。对课外时间加以利用,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知识,还要通过学校提供的资源与渠道,借助网络途径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按照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独立自主地完成研究。教师起到核心引导地作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和表现机会,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高效计算机课堂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涉及的内容繁多,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课堂之上的理论知识讲解是基础,操作实践要由学生完成,因此课外拓展阶段对计算机课程教学十分重要。学校建立的网络学习平台是翻转课堂的代表作,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向学生开放自学视频,学生可以做好课前预习,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对相关计算机知识学习经验等进行探讨,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循环复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对应难度的测试,通过练习—测试—训练反复学习,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提升,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
3.4 评价
教学评价是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评价会对计算机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观不同,教学评价结果自然不同。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只注重成绩评价,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以此为衡量标准,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根据情况调整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发展诉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助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4 结 论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技术与在教学的整合,优化和调整了现有教学信息形式。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外延伸教学中丰富探究教学活动,使学生探究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和形式创新,通过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后,学习效果必定显著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评《现代软件开发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J].当代教育科学,2015(9):81.
[2] 邓明亮.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80-81.
[3] 唐彧,刘丽军.高校计算机基于桌面云的实验室管理研究 [J].教育现代化,2017,4(32):157-158.
[4] 李殷峰.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5):238.
[5] 孙健.高校语言专业开设非线性编辑实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3):18-21.
[6] 苏军.计算机实验室集中运行与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 [J].现代经济信息,2017(8):377.
作者简介:杨国琴(1984-),女,汉族,江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