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蓉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以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对话教学要点为研究对象,对对话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进行论述,希望研究后,可以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核心问题;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分析
前言
小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其是形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基础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形成学习思维方式的主要阶段。下面将根据当前的课堂学习实际情况,积极的总结出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并且提出一些见解和认识。
1 对话式教学的内涵界定
对话式教学的方式是目前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与教师、教材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相互的交流和融通,同时也能够更新之基础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就要深入的分析该教学方式的内涵,从而可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应该深入的研究教材,要进行深入的解读,将教材中的相应信息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准确的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来创设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对话教学的特点
2.1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必要准确的掌握话题的走向,同时需要合理的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能够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学习,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对话式教学方式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更好的讨论学习中所存在的难题和问题,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也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
2.2 培养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对话式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进行课堂的共同探讨和分析,让学生与教师可以共同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断的创新解题思路,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中的规律,并且逐步的形成思维习惯,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较之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对话式教學的方式最为特殊的地方就是教师不仅仅需要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互动和交流的方式共同学习,让学生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并且通过自己思考来掌握最新的解题方式。
2.3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习时对于知识的整我程度和理解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性格与学习能力方面的差距,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学生作用相同的个体来进行教学,这种一致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认识到学生个体的不同。小学学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时期,同时也是性格养成的主要时期,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到學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依然应用一致的教学方法,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而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性格与学习能力等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
3 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教材解读,巧置文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教学方式中主要的组成形式,其中包含了当前教材与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素材,教师应该合理的进行对话教学,要采取符合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教材内容,这是进行对话教学的基本条件。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教材内容,并且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程度,然后就能够深入的理解素材内容。
3.2 创设活跃课堂,巧引师生对话
具备活跃融洽特点的课堂环境是开展对话教育的基础条件,如果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教师就能够利用实际需要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展示,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应该合理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形成非常融洽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
3.3 组织知识巩固,巧促生生对话
教师需要积极的指导学生配合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且进一步合作教学,师生对话的教学方式是巩固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该积极的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并且积极的开展巩固练习等活动,可以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的扎实,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可以建立更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可以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对话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4)
[2]郑真.基于新课标下的对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