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的语言特色及其翻译实例的具体分析,总结出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可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更好的发挥十九大报告等政治文本的译文功能,以达到交流目的。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目的论 翻译方法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兴趣浓厚,希望了解中国的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因其独特的权威性和涉及面的广泛性广受国内外关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思想和道路的最新探索,确定了继续开创伟大事业新局面的理论方针和行动纲领,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九大报告的翻译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推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本文从功能派的目的论角度出发,分析了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技巧在十九大报告翻译中的体现,具体分析了其译文如何利用删减法、重构法、解释法以及增添法四种技巧以达到宣传目的。
2、十九大报告语言特征
十九大报告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文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权威性,因此特别重视规范的语言来保证文件的严谨性。从词汇层面来看,重复词汇乃至重复短语都非常多见,并且有大量的四字结构短语以及很多明显带有中国特征的新词语新概念,如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从句子层面来看,十九大报告无论句子长短,存在大量的无主句,句子多为竹式结构,句型结构比较单一,偏好采用并列短语而非从句,并且不同短语间在形式上并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
总而言之,高度泛化的语言,大量旗帜性的词汇,随处可见的超长句,以及短小精悍的排比、对偶结构几乎是十九大报告最显著的特征。由于中英文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往的译文(如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往往机械呆板,过分拘泥于原文结构,在译文中表现出强烈的中式英文倾向,忽视目标语文化,使目标语的读者感到生涩难懂,并没有达到对外传播的目的。考虑到翻译十九大报告的目的在于使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最新国情以及发展动向,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以目的论为指导,谨慎处理,在将信息完整、忠实地传达给目的读者的同时,紧扣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只有这样,所传递的信息才能被外国读者接受,传播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理论基础
十九大报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文本,其翻译与其他文本翻译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目的论对政治文本翻译,尤其是十九大报告翻译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将报告中的内容准确传达给受众,因此,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开展政治文本翻译就显得尤为必要。
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它反映了从语言和形式的翻译理论到更加功能化和社會文化的翻译理念的普遍转变,成为“翻译研究中的一个受欢迎的补充” 。最初由莱斯(Reiss)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由维米尔(Vermeer)阐明。
目的论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 行动应该遵守“目的原则”,其中规定目标文本(TT)包括翻译策略和采用的方法首先应该由TT打算在目标背景下实现的目的来确定;也就是“目的决定策略” 。每一项翻译都是由委托人决定的目录或委托来执行的,TT的目的和实现模式由专员和译者协商,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专家”负责翻译 。翻译是基于源文本(ST)生成功能合适的TT,译者有权决定ST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政治文本不同于一般文本,有着鲜明的文本风格,其文本特征主要包括重复词汇多、主语缺乏、句型结构单一等。基于政治文本的以上特征,目的论重新定义ST和TT之间的关系。 由于政治文本是“以内容为中心”而不是“以形式为中心” ,因此翻译者应该传达ST的概念内容,并且不必保留ST的语言形式或原始风格,只要TT符合预期目的地或功能。 也就是说,ST-TT关系由翻译的目的指定。 另一方面,源文本通常是源文化的原始文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其作者缺乏对目标文化和文本的必要知识 。 因此,ST的内容、形式或目的可能不适合目标背景,并且目标受众具有其特定于文化的世界知识,期望和交际需求 。 TT的目录与ST不一致,翻译者不应该坚持ST; 而是应该根据ST产生功能上合适的TT。
4、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在十九大报告中的体现
结合上文对目的论在政治文本翻译中适用性的论证以及十九大报告的文体特征,翻译实践中,要在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和意图的基础上,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角度出发,以翻译目的为最高准则,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世界各国人民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我国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因此在目的论原则指导下,翻译过程中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
4.1 删减法
删减主要包括删除一些重复的话语、行话、术语、诗歌、高调的话语和华丽的辞藻。当中文原文中含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法、独特的政治生活和语用色彩的一些描写和语言时,译者需要根据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采用删减法简化语句和结构,这是一种符合接受者心理的处理方法。
例1
原文: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译文:Building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vital to sustain the Chinese nations development. We must realize that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分析:该句中,“树立和践行”是中文中典型的四字并列结构,中文为了突出强调,有时会同义重述,同时迎合了中国人讲究对称美的思维习惯,能够营造气势、创造美感,但英语读者却偏爱简练、通俗的语言表达。因此,译文将这两个词语翻译成“realize”一词,既避免了啰嗦繁杂的结果,又准确传达了原文信息。同时,原文中的“金山银山”属于中国特色词汇,如直接翻译,可能会让外国读者一头雾水,所以此处也采取了省略不译。另外,原文中的“理念”一次也省略不译,这是因为如“XX的理念”、“XX的问题”等“的”字后面的我们称之为范畴词,其作用是概括“的”字前面的内容所属的范畴,而“的”字前面的才是源语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所以在翻译时,这类词可直接省略不译。
4.2 重构法
重构法又称改写法,是根据目的语的习惯用法,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重组、调序等方法重建原文的信息内容和结构,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减少中式英文和避免出现翻译腔现象。
例2
原文: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译文:Outside China, we have been confronted with sluggish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frequent outbreaks of regional conflicts and disturbances, and intensifying global issues. At home, we have encountered profound changes as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have upheld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of pursuing progress while ensuring stability, risen to challenges, pioneered and pushed ahead, and made historic achievements in reform,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分析:原文主要从国外和国内环境两个方面阐述,“XX的外部环境”位于句尾,符合中文中的偏正结构,即主要内容前放一连串修饰词,重点放在后文。而译文的处理方式是直截了当分成两个层面:“outside China”以及“at home”,让读者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主要信息。同样,原文中的“总基调”、“历史性成就”等在译文中也作了相应的顺序调整,分别置于句首,使译文贴近英文的行文习惯。
4.3 增添法
增添法主要是对一些源语言读者了解,而目标语言读者由于缺乏一定的政治、文化环境难以理解的词汇添加一定的背景信息。原文是针对本国读者而作,信息之间的关联度大。在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做铺垫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原文读者对文本信息的理解 。因此,在十九大报告翻译这种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这一技巧的使用认是完全合理而且必要的 。
例3
原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译文:Through devoting great energy to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we have seen much accomplished toward making China a country of innovators, with major advances mad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iangong-2 space lab, the commissioning of the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Jiaolong and of 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 (FAST) Tianyan, the launch of the dark matter probe satellite Wukong and the quantum science satellite Mozi, and the test flight of the airliner C919.
分析:原文中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词,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近几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代号。这些词汇多是用于指代科技方面,除非对中国最新科技与时事十分了解,即使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只能勉强知道是科技方面的成就,外国人就更是一头雾水。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增译是十分必要的。译文将“天宫”翻译为“Tiangong-2 space lab”,将“蛟龙”翻译为“the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Jiaolong”,增添了这些代号所指代的具体事物,便于外国读者的理解,达到了傳播的目的。
4.4 解释法
不同的民族其文化传统、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在进行思想和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障碍。汉语作为一种高语境语言,在表达上更加婉转含蓄,不似英语的简单直接,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机械地字字对照译成外文,而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翻译出来的外文就难以理解。这一点在对外宣传中尤显重要。
例4
原文: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译文:A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vering both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taken shape; both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services have improved markedly. Sol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building government-subsidized projects to ensure basic housing needs are met.
分析:原文中“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十分政治化的词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征,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如果采取直译为“security housing”的话,外国读者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很难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对原文进行加工,翻译出它的内在含义。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译文“building government-subsidized projects to ensure basic housing needs are met”是在原文理解的基础上,用释义的方法,准确直观的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因此能够更好的为目标读者所接受。
5、结语
正如诺德所说,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十九大报告翻译的目的在于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充当的是传播者的角色。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共同发展,一味的遵循传统的“忠“、“信”、“实”,不考虑目标国的文化背景,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编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译者不必拘泥于“忠实”规则,而应以信息和文化传播为导向,充分考虑中英语言文化特点,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原则下对原文做必要的增加、删减、解释、重构等。这样不仅大大加强了译文的可接受性与可读性,并且有利于中外交流的发展。因此,目的论可以更好的发挥政治文本译文的功能、达到宣传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Wang Baorong. Translating Publicity Texts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 Theory[J].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13):1.
【2】 Pinkham, J.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陈清利.十七大报告用语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9:32-33.
【4】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27.
【5】 荆松.湘绣企业外宣资料的编译[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13.
【6】 金其斌.宣传资料的翻译策略初探[J].中國科技翻译,2003(4): 60.
【7】 陆莉莉. 目的论视角下对外宣传文本翻译策略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32):11.
【8】 李晓娜.目的论与外宣翻译及其策略的描述性研究[J].内江科技,2017: 11.
【9】 史洛. 目的论视角下的政治文本翻译[J].商洛学院学报,2017(5):49
【10】 徐英, 蒋斌. 新闻编译中的主位选择改动与意识形态转换[J]. 山东外语教学, 2016(37):1.
【11】 谢天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35-175.
注释:
1.史洛,2017:49
2.Gentzler, 2001:71
3.Nord, 1997:12
4.Reiss and Vermeer 1984:101
5.Vermeer, 2000:221-230
6.Reiss, 2000
7.Vermeer, 2000:222
8.Nord, 1997:12
9.荆松,2015:13
作者简介:石雅荣(1994),女,汉族,安徽安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翻译,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