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王强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留守儿童众多的农村地区,我们的教师正在用传统的讲授和训练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由于一系列软硬件设施的不足,教师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因素,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成为课堂以外的事。笔者试图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切入点,思考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角色转变;教学设备;留守儿童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教材的适应性问题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材几易其改,改来改去都太城市化,不大合适农村的教育教学之用。比如参观人民大会堂,或者感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等等,但这在农村特别是落后的偏远山区确实很难教学,孩子们的大脑里没有任何相关的信息也无法想象实物的具体轮廓,甚至有些老师也是边学边教,没有网络条件的只能就着插图和学生一起欣赏。还有一些作文题,如要求参观什么历史文物古迹后写观后感,农村孩子很难有机会走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即使知道一些风景名胜也都是从书本或者电视上看到的,而没有实地的亲身的体验,这些客观的限制条件实让边远山区教学为之尴尬。
2、教师配备与实际需要
在农村,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很少,一个教师包一个班的现象时常有之。特别是音体美专业老师相当缺,小学老师基本上都是全能教师,从语文数学到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品德等等,更糟糕的是有些教师本身就不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而当起了语文教师,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老师教出的语文是何种味道,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时间来对所教学的内容作很好的研究,也就不可能把学生教得很好。还有,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或者有限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如城区教师的,导致很多有才能的教师都想方设法的往城市里调,而越偏远的地方,这种现象越普遍。特别边远的山村教师,他们大多是从别处分配过来的,自打从他们上班之日起,就没有很地好安心去工作。这些方面,都是影响农村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
3、教学设施的问题
农村的教学设施与城市相比又有着天壤之别。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却不能面面俱到。事实恰恰相反,国家给予的教学方面的资金,都是从上至下而来的。一般情况下,越靠近城镇,离中心地方越近的学校,他们的设施越齐全;而越边远,越穷困的地方,他们的设施越落后,有的根本谈不上设施。
二、对提高农村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对策建议
1、教学资源要紧跟社会的发展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部分平时采用的方式是一本教材、教参和一支粉笔,其他教学设备比较缺乏,近几年来国家大量投入了教育资金,但由于农村量大面宽,还远远跟不上城市和教育发达地区的步伐。别人已经在多媒体教学、参观基地、先进的教学法中畅游知识的殿堂,而农村的语文教学仍然处在六七十年代,因而教学资源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2、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自身建设是一个教师基本素養问题。第一、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语言,更是学校基本教学语言,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在我们有些教师大部分采用方言加普通话,听起来不伦不类,难想象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会从何而来,学生也不会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对语文兴趣的培养从何开始呢?第二、语文教师要不断为自己充电,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自己。
3、教学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这一方面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方式均滞后于时代发展,所做的探讨还远远不够。我们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相关能力的培养,比如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忽视了语文教学中德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引导。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实行主题教学,一切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让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进行积极的讨论,即使是天真地幼稚地,也远远超过了老师生硬地贯述,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4、注重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强调了学生在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先让学生用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是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反馈,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难点和疑点。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都应注意平时的阅读,书籍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发扬文化的载体。诚然,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伴随读书而发展。
7、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围绕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话题。在小学语文事迹教学中有些学生缺乏对这一学科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语文课时他们显得很被动。如何去激活这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参考:1、教师授课时的情感导入。教师在课前对所教课文内容要自始至终表现出激情和热情,让学生受到感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2、鼓励效应。在平时对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避免批评刺激,防止产生抵触情绪,鼓励会使其重新扬起兴趣的风帆,驶向知识的殿堂。3、持之以恒。培养后进生要有耐心,不能急于立竿见影。
总之,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我们身上承担的是孩子的将来和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角色的转换,同时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提高和发展,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让每一个孩子的明天更有希望,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参考文献
[1]曹麦玲.试论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主导地位[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许振立.适应开放教育需要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J].中国远程教育
[3]曾令辉.网络社会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4]周志明.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换 [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