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纪以前,缅甸曾经是中南半岛上领土最大且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1824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开始征服缅甸。直到1885年,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最终吞并了整个缅甸。缅甸的败亡不仅给的它近代史上带来了痛苦的回忆,同时英国对缅甸的征服和殖民使得缅甸的政治、宗教和经济都遭遇了巨大的困境。
【关键词】:英缅战争 以印制缅 民族主义 英国 缅甸
19世纪以前,缅甸曾经是中南半岛上领土最大且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1824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开始征服缅甸。直到1885年,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最终吞并了整个缅甸。缅甸的败亡不仅给的它近代史上带来了痛苦的回忆,同时英国对缅甸的征服和殖民使得缅甸的政治、宗教和经济都遭遇了巨大的困境。
一、 三次英缅战争
(一)战争前的背景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自公元1044年形成统一的国家以来,缅甸共经历了蒲甘、东吁和贡榜三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但从贡榜王朝建立到19世纪初,缅甸连年征战,国力损耗很大。对内朝政腐败,官吏横征暴敛,人民因此遭受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此政府治下,生命无保障,财产无保障。人或得罗比五枚,而传闻于旁人,则明日必为赃官搜尽无疑。” 除了残酷的剥削,王朝内部歧视少数民族,迫害非缅族的其他民族,导致缅甸内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因不甘奴役,时思脱离苦海,民常叛变,是以国中扰攘,无时或已,政局永不安定……而缅王无法可治,居常惴惴于地方叛乱,灌注全神于维持君权,以图自存而已。”1缅甸国内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又无力平息叛乱解决问题,所以缅甸王的统治在19世纪30年代已经是风雨飘摇。
英国对缅甸的侵略活动其实由来已久。164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已经在沙廉建立了商馆。1687年英国还侵占了尼格莱斯岛,后来被雍籍牙收复。18世纪40年代后,英国和法国在中南半岛竞相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为了阻止法国的势力向西扩张,极力拉拢控制缅甸,但未获得成功。 英法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法国的海上势力大为削弱,英国却趁机大肆扩张自己的海外殖民地,并于1819年占领了新加坡,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从此英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大大增加了。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使得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英国更加渴望拥有广泛的殖民地来充当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所以在1818年英国消灭了马拉特联邦,控制整个印度后,与印度接壤的缅甸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英国扩张和殖民的下一个目标。
(二)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1824年3月5日爆发了第一次英缅战争。战争的起因源于1823年1月,印度吉大港地区一些居民越过内府河进入缅甸境内时被缅甸军队打伤。英国以此为 借口,派军队进驻内府河上属于缅甸的信摩骠岛,缅甸政府提出抗议之后,派梯哈杜拉将军带领2000名士兵,于同年9月将岛上英军赶走。 英国以遭到缅甸军队攻击为由向缅甸宣战,但这不过是英国为了挑起战争的借口。3从双方的战备入手,英国占有绝对的优势。首先,印度作为英国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使英国拥有了一个远离本土的大本营,英国可以以此为基地获得大量的军事战备物资,同时可以从印度不断地补充兵员。除此之外,孟加拉作为世界有名的粮食产地,可以为英国提供充足的军粮。更重要的是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船坚炮利”,在军事的战术和装备上远远领先于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缅甸军队。反观缅甸,由于国内矛盾尖锐,民族分裂,加上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和统治阶层的腐败昏庸,使得缅甸军队在战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1826年2月英军攻占缅甸古都蒲甘,进抵距离缅甸首都阿瓦仅有一日之程杨达波。2月22日,双方在杨达波谈判, 缅方无条件地接受了英方提出的各项条件,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杨达波条约》。《杨达波条约》是缅甸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缅甸开始沦为英 国殖民地的第一步。”4
第一次英缅战争以双方签订《杨达波条约》为终结,缅甸被迫割地赔款,并承认英国人在缅甸的各种特权。在此之后长达26年的時间里,英国并没有进一步侵占缅甸的领土。“只是在已取得的丹那沙林和阿拉干等地建立与巩固殖民统 治。”3直到1849年,英国完成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和印度的彻底征服之后,才再次把侵略的目光转向了缅甸。“1852年4月1日,英国印度当局不宣而战,发 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并占领缅甸南部。1852年底,英国殖民主义者单方面宣布吞并缅甸南部。”4第二次英缅战争中缅甸的民族矛盾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国内“掸族与孟族均不发兵,坐视缅人流血”的情况下,缅甸丧失了所有的出海口,下缅甸完全被并入了大英帝国的版图。与此同时中南半岛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国在50年代末期迅速扩张,柬埔寨和越南相继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势力的壮大使得英国加速了对上缅甸的侵夺。缅甸一度希望借助法国的势力来对抗英国的入侵,但是最终未能如愿,反而加速了英国的侵略。“1885年11月13日,英国借口‘柚木案,挑起第三次英缅战争。11月25日,英军逼近曼德勒城,缅甸封建统治集团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决心。11月27日,锡袍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英军投降。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结束。”4
三次英缅战争历时61年,英国最终占领整个缅甸一共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缅甸从此结束了其作为主权国家600余年的存在。这也与法国在80年代末期之前强行占领的印支三国的领土相当。缅甸并入印度成为一个省,使得英国获得大量诸如稻米、柚木等生产原料。除此之外,缅甸还为英国提供了理想的产品倾销市场和投资空间。英国在缅甸修建铁路、公路、河堤等,并且把持商业金融业等领域,完全控制了缅甸的经济,将它改造成适合英国发展的结构。以至于美国史学家卡迪在评价英国占领缅甸时说:“英国人在其统治的最初二十年里取得的经济收益,其满意程度是令人难忘的。”3
二、 英国对缅甸的殖民
(一)“以印制缅”
第三次英缅战争之后,缅甸被完全并入英属印度,由印度总督任命一名副督来进行管理。英国统治者推行“以印制缅”的殖民政策,对缅甸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英国作为一个老牌的殖民帝国,“以当地人治理当地人”可谓是惯常手段。但是对于缅甸,英国则选择使用“以印制缅”的策略。“在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方面,除了基层组织外,缅甸被剥夺了管理国家的权利。1897年在英国省督之下设立的立法议会,由省督任命9名议员组成,虽然只是一个谐议机构,其中连1名缅人也没有,英国人不愿意任命缅甸人而是由‘外来的印度人代替担任公职。在行政机关的一些部门,英国人不够用时,就用印度官员补充。1900年在缅甸的132个印度文官处的官员中,不是英国人就是印度人。1938年英属缅甸有警官80人,只有7个缅甸人,其余都是英国人或印度人。” 在“以印制缅”的政策下,缅甸人沦为了次于英国和印度的“三等人”,承受着最无情的歧视和最残酷的剥削。由于缅甸作为印度的一个省接受管理,所以英属印度的大量法典和法规也被强行移植并“推广”到整个缅甸。使得缅甸原有的法律体系不复存在,同时社会传统和法律法规严重脱节,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除了旧有体制的崩塌和沦为社会的底层,在经济上,缅甸人更是遭遇了极为残酷的剥削。典型的代表便是印度齐智人通过高利贷的形式对缅甸人实行经济剥削。英国通过法律在借贷方面给与印度齐智人支持和优惠,使得印度放高利贷者获得了优势地位。“所谓‘齐智人,他们居住在南印度马德拉斯省的齐摺纳德城, 多从事高利贷活动,因此,齐智人便成了高利贷者的同义语。” “例如,英国法律向印度齐智人保证,由抵押担保的放债,会得到英国法律的保护和尊重。齐智人在现金短缺时,随时可从印度帝国银行(英资控股)等英国或英国控制的银行中获得贷款,借贷所付利息仅为年利不超过10-12%。仅在1929年帝国银行就发放给齐智人约2300万卢比的贷款。而缅甸人不断受到齐智人高利贷经济的剥削。”5在“以印制缅”的政策下,这种不公平待遇和歧视充斥在缅甸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正是在这种表面现象的掩盖下,缅甸人把遭受这种不公和剥削的不满情绪以及发泄仇恨的对象放在了印度人身上。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用收买少数民族上层的手段来加强殖民地的控制,分化缅甸的民族凝聚力。同时选派他们的子弟前往英国考察和学习,以期为英国培养出更多顺从的“帝国臣民”从而继续加强对缅甸的殖民统治。缅甸的民族矛盾也因此日趋严重。
(二)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独立的缅甸政权的灭亡,缅甸的经济也完全被纳入了英国的发展轨道中。成为了一种极为偏面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尤其体现在英国殖民者对下缅甸的“开发”。下缅甸即缅甸的南部,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稻米生长,为了使缅甸成为英帝国的原料产地和稻米生产地,殖民政府长期奉行畸形发展的单一经 济政策——完全依附于世界市场的稻米种植和在此基础上的高利贷盘剥。单一的以稻米和原料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使得缅甸的经济结构既落后又脆弱。所以当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袭来时,缅甸的经济迅速被疯狂下跌的米价所击溃。“英国垄断组织力图把危机的后果转嫁到殖民地缅甸身上,其手段之一,就是拼命压低米价。缅甸大米的批发价格在20年代中期每百箩为180-200卢比,在危机时则下跌了三分之二以上,到1931年每百箩大米价仅64卢比。 而水稻的播种面积在1930年前尚有增加,随后这种增加便停止了,甚至开始缩减,农民的亏损不言而喻。”5
(三)畸形的教育政策
缅甸在被英国征服之前,传统的缅甸教育是通过佛教的寺院学校进行的,普及程度在整个东南亚都是比较高的。“英国殖民者吞并缅甸后,取消了原来缅甸政府对寺院学校的支持,作为大众教育和宗教教育中心的寺院逐渐丧失其重要性。 究其原因,一是佛教寺院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衰落了,二是英缅政府教育政策的改变和殖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殖民行政机构扩大,需要符合殖民要求的近代人才。”5英国对缅甸教育模式的改变其实质也是一种为英帝国利益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奴化教育。而且传统寺院教育是对全民免费开放的,英国殖民者改变了这种模式,就使得作为缅甸主体的农民失去了获得教育的机会。从而加剧了缅甸人口的贫穷,使缅甸人的思想更加依附于英国,方便英国的殖民统治。
除了受教育群体的改变,对于教育的教授内容,英国殖民者也做了很大的改动。学生们不再学习缅甸传统文化,也很少学习近代自然、社会科学。学习内容基本都是以英语和数学为主,因为这样可以为英国的殖民政府提供合格的“人才”。在这种畸形的教育模式下,缅甸人的思想被长久的禁锢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所以曾有学者说过:“缅甸民族主义兴起较晚,原因不在于缅甸人民缺乏民族感情, 而在于他们不了解现代世界。”总之,教育的畸形发展是缅甸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英国征服缅甸所带来的影响
缅甸为英国的工业提供许多种原料,而为了获得这些物美价廉的原料,英国的开发和采掘往往是无节制的,即使以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也在所不惜。缅甸的“柚木”是英国非常喜欢的原料之一,所以英国在采伐柚木时往往是不加节制的,甚至整片森林都被砍伐殆尽。英国这种“竭泽而渔”的掠夺方式,给缅甸的经济、环境都带来巨大的破坏。在经济结构上,英国人和齐智人的双重压迫使得缅甸的民族工业和资本主义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这些问题长久的影响着缅甸的经济发展,成为了缅甸自主发展经济的沉重负担。
在精神文化上,缅甸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佛教传入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之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凝聚缅甸国内大多数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意识形态。” 但是自英国开始侵略缅甸起,缅甸的佛教就开始遭到了排挤和打压。1885年后,英国彻底征服缅甸,在“以印制缅”的政策下,不光缅甸人备受歧视,在缅甸拥有极为崇高地位的佛教也遭到强烈的打压。殖民当局毫不犹豫地废除了佛教作为缅甸国教的地位。这种暴力干涉,普遍使对佛教推崇的缅甸人感觉受到了侮辱。这使得维护佛教和抗击英国殖民主义两者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缅甸早期的民族主義活动与佛教密切相关,佛教提供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强大凝聚力。”
佛教除了领导缅甸的民族主义运动之外,由于缅甸传统的教育是通过佛教寺院学校开展的,英国征服缅甸后施行的“奴化”教育政策,剥夺了普通缅甸人在佛教寺院学校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权力和机会,这使得很多缅甸人愿意相信维护佛教地位和保卫缅甸文化存续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保卫缅甸传统文化和佛教地位的紧密结合,使得佛教政治化倾向在缅甸越来越明显。佛家和基督教等其他外来宗教的矛盾,也代表着缅甸各民族和印度以及英国人之间的民族矛盾。这些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使得英国统治下的缅甸民族和宗教问题日趋紧张,造成了缅甸民族内部的各种冲突,严重影响着缅甸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英国获得的巨大利益,也恰好体现出其剥削的残酷性。缅甸在被英国的殖民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是主权沦丧和失去民族独立,整个缅甸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都完全在为英国服务,缅甸甚至沦为已成为殖民地的印度的附庸。缅甸人不得不接受被英国殖民者和印度高利贷者的双重剥削。总之,英国对缅甸的征服和殖民成为了缅甸悲惨命运的开端。这也为近现代缅甸经济穷困,社会矛盾众多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李霞:《英缅战争与缅甸殖民化》,载《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何跃:《试析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扩张》,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李一平:《英国对缅甸殖民政策》,载《世界历史》,1994年第4期。
【4】羅致含:《论英国的“以印治缅”政策》,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5】陈真波:《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下缅甸的外来移民与民族关系》,载《世界民族》,2007年第5期。
【6】宋少军:《缅甸佛教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兼论对当代缅甸政治转型的影响》,载《南亚研究》,2017年第1期。
【7】[英]戈·埃·哈威:《缅甸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
【8】[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II)》(王士录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注释:
1.[英]戈·埃·哈威:《缅甸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558页.
2.李霞.英缅战争与缅甸殖民化[J].汕头大学学报,1997(01):50-57.
3.何跃.试析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扩张[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01):117-121.
4.李一平.英国对缅甸殖民政策[J].世界历史,1994(04):36-43.
5.罗致含.论英国的“以印治缅”政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54-58.
6.宋少军.缅甸佛教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兼论对当代缅甸政治转型的影响[J].南亚研究,2017(01):137-154.
7.[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II)》(王士录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作者简介:薛振威(1991—),男,汉族,陕西西安人,2018级世界史研究生,学术型硕士在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方向:冷战史,世界史和东亚海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