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宁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农民工像潮水一般涌进城市。特别是年富力强的青年打工者,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过上富足生活,不得已把孩子留在家中给老人看管,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果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
产生这种悲剧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城市和乡村经济差距产生的,这就是社会的现实,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是把这群特殊的孩子教育好,让他们避开不良性格养成好的习惯,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的几种做法可以借鉴。
一、动员留守儿童读寄宿学校。
留守儿童在家里大多是跟老人待在一起的,老人精力有限,而且思想观念陈旧,又或者他们也要忙自身的工作,还要照顾小孩,容易产生隔代管理的弊端,孩子容易养成放纵、散慢、孤僻的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动员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然后学校方面设立专门的日常管理人员,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管理,并同时可以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度关注,从而找到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突破口,有效的教育让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与家长的良好配合是前提。
现如今,政府还没出台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法规和措施。所以,这方面的教育还得靠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来承担,在家里看护留守儿童的主要是老人,他们大多年迈体弱,思想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很难和儿童进行有效沟通。所以教师们要多家访,多给这些监护人具体的指导建议。可以把儿童家里的联系方式和他们父母的姓名及电话以及住址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形成专门的留守儿童档案,把他们日常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和思想动态记录在档案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跟进。还可以在学校中开设多台亲情电话,尽量让这些留守儿童们经常都能跟家长通话联络。
三、教师要适时的做好心理辅导。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再加上工作繁忙,一时间顾不上家中的孩子,这些儿童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关爱。而老人只关注孩子的吃饭穿衣和安全等基本问题,对于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学习很少过问,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叛逆自卑,甚至带有攻击性的性格。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是很重要的。
1、对留守儿童进行理想教育。留守儿童都比较孤单,父母管教很少,所以产生厌学逃学等现象屡见不鲜。又或者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因此,。教师在关键的节点,进行理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可以解释给他们听,父母之所以外出工作,就是因为家乡太落后,不出去挣钱就很难过上好的生活,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知识文化,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目标。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这样大家就不必为了温饱问题奔走他方。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看一些树立理想的电视或电影,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理想的美好。
2、对留守儿童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大部分的老人采取的教育方式,大都是溺爱,并且是毫无原则的溺爱。再加上父母无法直接管教孩子,儿童处于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由反叛的性格,时而自暴自弃,时而消极自卑,听不见任何的批评指导,甚至怀恨在心。因此,教师要给儿童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现古今中外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友情的教育。对留守儿童说清楚父母离开他们外出打工的原因,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易,父母的外出是为了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要学会体谅父母的辛苦,教育儿童们往好的方面想,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还可以多安排一些有趣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人在一起沟通交流,培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品德,避免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
4、对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处在这个年龄段,正是青春成长期,会遇到各种困惑和不解,再加上父母不在他们身旁,常常出现有问题了不知道问谁的情况。教师要针对青春期的男女生开展不同的知识讲座。解开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懵懂的年齡,教会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爱惜自己。特别是女孩子,不要轻易的上当,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1]。
四、通过开展有趣的校园活动来戒除不良习惯。
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阵地,如果不加引导,他们很容易形成整天上网玩手机,玩游戏等等不良习惯,他们如果太过沉迷,不仅荒废了学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在业余时间可以开展书画兴趣班、音乐特长班、勤工俭学等一些有意义的项目,能很好的解决了他们的爱好和兴趣的问题,有效戒除了他们的不良习惯,让他们在良好的兴趣中成长起来[2]。
五、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问题。
看护留守儿童老人的普遍文化很低,甚至很多是文盲,他们无法真正的去对孩子学习进行辅导,也很少跟孩子去进行思想交流,只是管吃穿的问题和安全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避免产生厌学情绪,避免走上辍学的道路。首先,老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开小灶,把学习的问题解决好。也可以实行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一个老师对一个或两个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第二,也可以组成班级学习小组,每个组必须含有留守儿童,每组五到六人,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帮助留守儿童进行辅导,让留守儿童真正感觉到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总之,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处理得好,则他们的人生会很美好。一旦疏忽大意,就很造成留守儿童不良的习惯。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积极的面对各种问题,既要做思想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学习进步的引导者,还要做留守儿童的保护人。要和留守儿童多谈心,多鼓励孩子们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及时的能和儿童的家长进行深度交流。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留守儿童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10(1):29-36
[2]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2012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1-7
(作者单位: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