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羽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施行,人们的教育思想、观点正慢慢发生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同时明确了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发展方向,着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水平学生的共同进步。基于此,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况采取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以下将从初中数学学科入手,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做出一些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初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中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和难度有所增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个体差异。由此,数学学科的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分层的教学理念,探寻有效措施让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想,不断进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下面将对此有所说明。
一、体现基础,教学目标合理分层
初中数学教学实现分层次教学,其最根本的参考点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基础正是反映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最根本因素,也是老师最直接可以参考的。针对学生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此来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习的动力学理论,较强的动机和较弱的动机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只有适当的动机才是最有利的。因此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给予他们不同的动机,这样更有利于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分式方程”知识点时,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C層学生设置比较基础的题目,如给定方程,求解未知数,对于B层学生和A层学生则要设置较为复杂和理解难度较高的题目,比如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然后根据题意,再解出想要的答案。用题目的难度来帮助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动机,保持充分的学习动力,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相应的进步。
二、全面备课,合理设置教学问题
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对教案进行相应设置和完善。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先将学生的知识渗透程度做出了解,并根据各层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相应的教案。
比如,C层级学生学科基础经验少,领悟力不强,但其在课堂学习中,都会体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以高度的耐心和热心,为其开展趣味化教学,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学科经验和素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B层级学生来说,教师应不断引导其进一步优化学习态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其具有良好的自律性,以此促进此层级学生能够不断提升学科素养,为其多维化能力的形成创造条件。对于A层级学生来说,教师应主要对其创建基础理论性的学习任务,此层级学生领悟力强,然而由于其学科基础的局限,导致其在运算环节往往都会存在与标准答案的相背离,并且其中一些学生还会体现出心高气傲的特点,因此教师应提高练习题目的难度,进而在丰富其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促进其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建立完善教案时,教师就应基于丰富学生基础、强化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教案相关工作,并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有针对性的知识实践题目,避免出现C层级学生由于无以对答而打消其学习信心的现象,也有效防止A、B层级学生的快速抢答而再度体现出心高气傲的姿态。
三、充分准备,基于过程分层教学
尽管教师在备课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表现如何,课堂上会发生什么,都很难预料,所以,将教学过程分层是比较难掌控的一个环节。即便如此,教师也要使教学过程体现出层次性,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设计有难易梯度的问题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如简单的问题留给C层学生,使他们在通过回答问题增强信心;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级的学生回答,目的是让他们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发散性的问题让A层级的学生回答,目的在于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了,而且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C层级的学生回答有理数的概念问题;让B层学生解答有理数加减时的运算规律和法则;让A层学生根据计算法则完成如解决生活中与有理数加减相关联问题的发散性练习。这样,各个层级的学生都有相应的问题要解决,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在问题的引领下,教学活动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给予动力,注意分层展开评价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过程,它不是结束,而是新一轮的开始,不仅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有启发作用,更决定了学生以怎样的心态进入下一轮的学习。很多老师不重视评价过程,认为对教学的价值不大,恰恰相反,学生的学习心情和习得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应用”这个知识点时,甫一接触这些与生活相关但不十分密切的知识,学生通常会不得要领,不过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些知识都很简单,教师对此应该予以关注,并用适当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他们调整好学习心态。对于成绩比较好的A、B层级学生,要及时敲打,多练习一些比较困难的三角函数题目,让他们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从而激发斗志更加努力地学习;而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C层级学生,要帮助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讲解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断鼓励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由基础开始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强化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能在练习中增强意志力,成长为更加出色的人。
结束语
分层教学法既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又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相契合,能切实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有所提升和发展。由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不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推进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费茂富.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5):37.
[2]阮艳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
[3]冯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5).
[4]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版,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