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燕
摘 要:现金流量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经典且形象的比喻是将其称为企业的“血液”,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也与企业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断裂,则可能会导致破产风险的发生,所以有时现金流比资产、利润更加重要。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现金流量引起重视。即使是处于盈利状态下的企业,但是如果现金周转和调度上出现问题,那么也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偿债能力不足,企业长久以来保持的信誉将会丧失,最终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生存考验。本文分析了现金流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金流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现金流量 运营管理 控制 利润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1(b)-135-02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现金流量引起重视。即使是处于盈利状态下的企业,但是如果现金周转和调度上出现问题,那么也会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偿债能力不足,企业长久以来保持的信誉将会丧失,最终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生存考验。
1 现金流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将利润等同于现金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一些企业虽然拥有较高的销售量和资产,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忽视现金流量问题,那么就可能遭遇现金流断裂的困境。主营业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部分,在权责发生制作用下获得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包含于主营业务利润之中,与之对应的销售收入中会出现应收账款,企业所制定的销售方案决定了应收账款的数额,而现金流量表就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依据来制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真正能够获得并可利用的现金流量低于利润表中所记录的利润数值,也就是说企业如果想要在运营和扩建上投入大量资金不能仅仅根据报表中所记录的利润数值。
1.2 管理现金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金流问题并没有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和重视,企业管理层缺乏对现金流进行有效管理的意识。管理层往往并不关心企业后期运营中的现金回收,他们更多考虑的是项目投入后产生的利润。这就会导致企业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企业虽然投入资金到项目中,但是却无法获得现金流来支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盈利质量尚未达到一定的标准,企业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能力不足,从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中可以发现,经过一系列的经营活动后现金净流量为负值。虽然账面记录中呈现出的是盈利,但是净利润的质量如何还有待考究。大部分企业为了达成预期销售目标通常会采用宽松的赊销策略,这也就导致应收账款逐渐累积,实际上利润表中记录的数值并不能代表企业真正的利润,企业想要扩大规模却没有现金流加以支撑。很多企业虽然持有着数量可观的流动资产,但是其现金支付能力却往往力不从心,根源在于流动资产只能实现部分变现。
1.3 进货批量过大,影响现金循环速度
大部分企业都会通过大批量的购买材料来降低采购资金的支出,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采购折扣,这样一来一旦消费者对产品需求降低,那么尚未投入生产的材料就会积压在企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本应投入生产的资金无法正常使用,库存货物的周转严重滞后,资金被占用和较低的利用率造成企业资金周转无法顺利进行,现金流处于停滞状态。忽视企业宝贵的商业信用,对于银行的贷款和其他企业的债务往往不能按时归还。实际上不难发现,一些中小企业对于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务一拖再拖,想尽办法试图逃避债务。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资金,但是却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即使一些企业选择暂时放弃债务问题,但是在未来的合作过程中将附加更为严格的条件,甚至可能导致合作破裂;企业无法按时按期偿还银行债务,银行将会采取罚款等措施,进一步使企业的债务负担很为沉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持有量超出一定的范围,缺乏有效合理的规划,现金的持有仅仅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流动性,虽然流动性看似有所提高,但是却导致盈利性普遍低下。
1.4 筹资渠道过窄
企业过分关注经营利润,而对筹资关注不够。预算做的不准确,不能提前规划现金流,导致现金流不稳定,时多时少,多时导致机会成本暴增,而少时则会产生破产风险。
2 现金流量管理上产生问题的原因
(1)过分看重利润,忽视现金流。企業存在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所以大部分企业均把利润放在了第一位,非常看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认为只要能获得利润,企业就一定能够生存、发展壮大下去。但其实不然,大部分破产企业之所以破产的原因就是现金流的断裂导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非无法获取利润。
(2)认识存在偏差。难以形成一致的认识,现金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获得行业内的统一认知,大部分企业对于现金管理问题认识不足或者错误的理解。误解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认为现金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运应而生的,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小企业对于现金的使用并不重视,他们普遍认为资金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可以由自身来支配,不清楚银行对现金支付重点管理的用意在哪里;第二类企业管理者对现金结算的进一步增加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经济发展必然要求现金需求增加来与之配套。企业的现金管理方面缺乏经验,企业内部甚至出现排斥现金的思想,很多企业的现金管理形同虚设。
(3)缺乏现金管理系统。一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现金管理制度,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现金管理系统,这就导致这些企业在现金的收入和支出中过于随意,企业现金管理报销过程中不能及时处理,导致企业可利用现金严重不足,现金周转和流动几乎停滞。
(4)预算不到位,为提前做好规划。一般企业往往对预算重视不够,资金使用情况不能准确预测,不能提前做好投融资的规划。因为对于资金的利用并没有明确的方案,中小企业虽然持有一定的闲置资金,但是却大多投入到房地产行业之中,企业一旦面临资金缺口,突然出现的资金需求将使企业无法及时应对,进而导致财务风险和资金周转困境。
3 现金流量管理上产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落实现金流预算执行、考评制度
企业之所以建立现金流预算管理制度,实际上就是为了保证现金流预算可以按程序执行,使企业产生的现金流最后可以再次回流到企业。但是如果制度不能真正建立并有效贯彻,那么制度的存在就失去建立之初的意义。因此,企业必须坚决执行现金流预算制度,同时推进考评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对于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得到的反馈进行收集,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使权责得以明确。
3.2 重视现金流量的管理,制定应收账款的现金流管理制度
以与公司合作过的客户信用情况为依据,建立信用评价标准,根据开展业务的相关流程,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应收账款审批制度,这就可以保证公司开展的每一张业务在审批上可以严格把控,与客户建立联系,定期将应收账款的数额与其对接,使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通过建立责任制定来明晰权责范围,设置专门的部门来回 收应收账款,明确责任与分工将进一步提升效率,使得应收账款可以及时回流到公司,进而使公司的運营能力大幅提升。
3.3 建立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存货内控制度的作用
推进存货内部把控和审查制度,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为依据,对于采购和销售环节要严格把关,同时应不断加以完善和规范,建立信息数据库来统计供应方和销售方的信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在公司内部职能部门中要明确岗位任务,对于没有关联的岗位要进行分离,进而通过控制制度来使他们相互牵制。
3.4 扩展筹资渠道
做好预算的前提下,规划好资金的使用途径和使用时间,提早筹划,扩展筹资渠道。除了向银行贷款之外,还应通过一些金融手段盘活手中的现金流,利用短期投资的灵活性帮助企业解决财务困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如果想要在日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和优势,必须要熟悉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身与之适应,顺应市场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现金流管理是企业财务的重要支柱,一定要深入了解,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学习并积累现金流管理经验,真正落实各项制度执行与考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才有意义,公司才能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张润雨.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价值探讨[J].纳税,2017(29).
[2] 李木青.浅议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财会研究,2015(5).
[3] 李兴常.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7).
[4] 徐然.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9).
[5] 王庆政.探究现金流量管理措施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