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改新
摘要:作文教学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主体内容之一。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更是长期困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农村学生生活涉猎相对较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相对落后,要让学生写出一篇如行云流水的作文真是难于上青天。为此,在农村初中缺乏优质生源的情况下,如何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果,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说明了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改进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与路径。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农村初中缺乏优质生源,知识结构不健全,加之教育的不公平,导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比其它教学更难。作文教学在很多农村学生的眼里是枯燥的,且多年来形成一种写作文的习惯---借鉴和抄袭,最后的作文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流水文。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写作呢? 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岗位上实践了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师,深知习作教学对语文教师的难度有多大,更能体会到农村初中学生对写作课的抵触情绪有多深。为此,探究如何创新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范文引路,观察能力有待提升
现在作文教学延续传统,教师会借助“范文”给学生引路,这点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写作底子薄弱的农村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用范文引路,让农村初中学生看到了文字表述的美妙,但没有进入文章的寓意和意境里,导致在实际写作中出现文字堆砌而无真情实感。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利用学生的感官去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打开思路,调动想象的空间,用心、用情去写、诉说心底的故事。
(二)写作题材窄,文章质量不高
文学是审美客体语符化的显现,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许多阅历丰富的作家创作时都要体验生活。何况是阅历不足的农村学生呢?当今农村的初中生生活范围较为狭窄,生活阅历不多,知识面相对狭窄,视野和各方面素养跟城市孩子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写起作文内容枯燥,一提到作文就感到畏惧,不肯作文,即使写也是千人一面。写作往往变成了赶鸭子上架,为了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性低、语句不通顺、混编乱造、内容无真情实感、千篇一律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教学方法落后,忽视能力培养
现在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套用现成的材料与作文模式框架,让学生死记硬背。虽然这样对于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比较有利,但是存在一个根本性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僵化了学生的个性体验,磨平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棱角,导致学生丢失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最后导致学生的作文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不对题,甚至个别学生一见作文就皱眉头、咬笔头,作文能力不强。
(四)重视笔头批改,忽视口头批改
语文教学法专家高慧莹也曾指出:作文批改应包括口头批改和书面批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具体地说,语文教师教学时却往往只重视“批评”不重视“表扬”,只重视“写”而忽视“说”,造成很多学生不敢说话、不敢说真话。这种做法不仅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更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路径
(一)创新教学情境
1.加强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写”是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是学生思想表达最佳的形式。叶圣陶老先生也提出“作文即做人”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更是这样。为此,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是提高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路径。一是创设游艺活动情境。喜欢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活动内容贴近自然,贴近社会,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就会丰富写作素材。二是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情境。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可以让体验者感受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勾勒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设置音乐情境,比如在写《我的家乡》时,可以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让学生心中便会涌起对家乡的感激之情,进而将家乡的人、事、物、景等唤起学生的记忆,进而把这些写作材料融汇于写作中。
2.强化平时积累,提升运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因为每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具体可以根据所教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开展一项“每天阅读30分”的好习惯养成活动。积累是一点一滴而形成的,如果始终坚持,就会融会贯通的把这些好词、好名、好段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功到自然成,通过不断的积累,在写作中灵活应用,就可以逐渐提高作文能力。
3.创设情境,因情而作
引導学生学会观察和人思考,让生活中一些被忽视的细节成为写作的素材和创意。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体验生活。用我手写我心,让他们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收集日记的素材。下雪了,让学生把雪前、雪中、雪后的场景记录下来;假期回家让学生观察父母的言谈举止。在这样不经意中,引导他们留意身边的人或事,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了生活的细节,逐渐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了写作中,这样在写作时也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感。
(二)创新教学内容
课外,老师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益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结合上级部门推荐的“各个节日”活动进行开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的语言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有啥可写,作文兴趣也就提高了。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一)注重读写结合、说写并重,加强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支撑点,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点。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写是读的深化和升华。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相辅相成,犹如语文殿堂的两朵艳丽的奇葩,缺一不可。《语文课标》也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避免读写分离的倾向,要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写作方法。不断积累和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使他们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成篇作文的水平。
另外,教学环节中必须重视口语交际。《语文课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结合家乡、学校的变化,说一说写一写;或者追寻季节的脚步,观察某种植物的荣枯变化;或是到当地的敬老院给爷爷奶奶讲一讲有趣的事情,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的材料。在指导学生把感情投入进去,用真情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会充满真情实感,进而实现“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口”。
(二)加强指导,勤于积累
首先,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进行创新。写作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之初贵在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写作偏于技术方面。技术是需要反复历练的,只有反复模仿才能有创新。
其次,引导学生持续积累写作素材和艺术。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因为每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具体可以根据所教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开展一项每天阅读经典的活动,形成积累常态。让每名学生做到精读、细读、品读,对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可以摘抄下来,在每节阅读课上展示自己的积累成果分享给同学们。同时,要加强课内积累。课堂是教学获得素材的来源,在课堂教学中多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资源,掌握积累知识的方法,掌握多读多记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精读课文,对课文中精彩的部分进行赏析,直到背诵下来。引导学生学会背诵,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写作文不仅是对素材的积累与运用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在选材上下功夫,选材中除了细心观察生活外,还要留意积累阅读中鲜活的写作素材,并在写作的时候将读过的书加以概括运用。创作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的写作走向社会,让阅读积累的材料焕发出自己的思想光芒。对于学生來说,阅读材料的吸收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内化和发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过对材料本身的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多途径地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学生在和别人谈论、交流时,你的感受我的认识他的想法,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把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平时要督促学生阅读课外书,帮助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可以使学生的储备量日渐丰富,对语言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有所提高。这样学生就提高了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
(二)加强实践,培养写作能力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活动,每学年都应该培养组织学生参加习作竞赛,大力表彰获奖学生,以带动和鼓励其它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更广泛的参与到写作实践中来,在写作中得到性情的愉悦。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锻炼立意、谋篇布局、纲举目张和下笔的能力,在写作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素材应用能力。
四、创新评价方法
(一)肯定学生的优点
农村初中班额大,学生多。作文一篇一篇地写、一遍又一遍地改,不但会耗费老师很多时间,更会消耗老师过多的心思。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批改作文难,批改作文难,批起作文就心烦。”很好的印证老师心里充斥着不和谐的“唉声叹气”之声。在这过程中,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亮点,把每一位学生的习作可取之处在教学中进行示范表扬,引导学生学习长处,鼓励学生向好,从而激发学生向往写作,持续提高写作水平。
(二)科学评价,激发兴趣
教师批改对学生作文中好词、好句都画下来或者用修改符号标注出来,在旁边写上简评,切记不要只在最后进行总的评价。对于错字、病句更要圈画出来。让学生改正,不细心的老师就会培养出粗心的爱写错字的学生。对于内容不具体,思路不清晰,详略不得当等问题都要一一指出。教师在评讲时无论采用综合评价还是分项评价的方式,都应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等各方面的表现。在评价时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学生为主体使作文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另外写作评价要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多种形式的评价。对于立意独特的作文,学会赞赏;题材新颖的,学会高度评价;构思巧妙的学会会鼓励创新。在评讲时让学生们注重积累,多吸取别人的优点,同时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要人云亦云。有时在批阅完习作后,自己写一篇有代表性的“下水文”和学生一起分析,找优点、查不足。这样即能让学生认识写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又给他们提供了评改的“范本”,所以学生愿意上作文评改课,也期待自己作文本上精彩评语。讲评时还要抓住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词、句等细微之处进行讲评。对于作文言语不顺,用词不准确的地方,写错字白字,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等现象时有发生,也要在作文讲评中更正,小组修改、师生共改。
(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农村学生的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师作文教学成效的归纳,也是语文教学中预订的教学目标。传统的作文评价,教师是评价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作文评价方式要实现多元化,具体可选择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发布到网络上进行互动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可让学生接受到来自各方的评价和建议,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推行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教师不仅要评价文章的思想和内容,而且也要对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要加以赞赏,从而针对不同习作水平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对原来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价标准要略低一些,对原来作文能力高的同学评价标准要稍高一些。另外还要推行评价角度的多元化,评价角度多元化是在作文评价中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但关注观察的结果,而且还侧重于关注学生的习作态度、积极性和作文修改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教师的多角度评价,让学生感到写作不再枯燥乏味。同时作文评价;可以开设展示台,也可以开展“开火车”式的评价活动,让学生轮流评价或者是口头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活动会不断内化学生的作文评价能力。
(四)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老师手把手完成的现象。学生修改作文,包括自己修改和同学之间互相修改。这两种形式都是学生修改作文时,发挥自主性学习的最好时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而积极地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放手让学生修改,不但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正所谓是“一举两得”。学生自己修改,并不是老师撒手不管,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做。老师要给学生出示修改的要求、修改的符号、本次习作修改的重点等。科学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了初中作文教学中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并且这一问题要回归到初中作文写作评价方式上,进而实现初中作文评价的形式化、模板化,逐渐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尽管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作文教学的创新依然是我们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借鉴,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究,让学生学会积累,给与科学的指导,并不断寻找新方法,就会不断创新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洪希莉;小学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教育评论;2015年02期
[2] 丁桂英;;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真”与“假”[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2014(12)56-57
[3] 黄莉;传统私塾写作教学对当代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D];海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14.(12)134-3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6]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7] 薛世昌.现代诗歌创作论.吉林大学出版社,阶段性研究成果。[J];教育评论;2014年04期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龙塘镇珠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