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波
摘 要:当前,农村在三资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从制度、宣传、培训等方面加强管理,以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三资”; 制度管理
一、基本情况
蓬莱市目前11个镇街,498个行政村,13.3万户,农业人口33.8万人。在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从总体情况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乡镇街道齐抓共管,已形成“资金进笼子、资产保增值、资源保增效”的管理新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1、健全管理体制,做到工作有专人。全市11个乡镇街道均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依托财政所实施专业化管理。2、开展清产核资,做到家底有台帐。市政府专门召开新一轮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会议,各个乡镇街道进行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全面清查,相关工作已全面展开。3、严格审批环节,做到监管有流程。村级日常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民主理财小组、“两委”负责人、包片领导、财务委托代理会计、乡镇分管领导和乡镇主要负责人分别签字审核、审批后拨付资金。农村集体资源的发包、资产的处置等准备纳入招投标等公开交易程序。4、建立信息网络,做到运行有平台。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对村级财务实施网络化管理、公开化运行、实时化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专业管理方面
1、村级干部对“三资”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不重视,特别是一些通过拉票等手段当选的村两委负责人,觉得自己是党员或村民选出的村级负责人,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凡事不与村民商量,独裁施政,村级民主管理形同虚设。
2、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工作主要依靠镇街外聘业务会计完成,由于这部分人员无正式编制,工资待遇较低以及本身素质不高,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
3、农村会计人员除了承担村级财务管理、集体资产管理等专业工作外,还要承担印章管理、人口管理、民政统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闭路电视等大量具体工作,由于待遇低,很多会计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
(二)三资管理方面
虽然很多村普遍建立了台帐,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管理方面:部分村存在村级报帐员报帐不及时、坐收坐支问题,原始票据审核不严,个别村仍存在白条入账,违规发放福利,截流挪用惠农资金问题。有些村存在工程建设项目无预决算、无招投标、无正规税票、无标准合同、无验收报告、无工程监理等情况。
二是资产管理方面:很多村存在台账不完整,特别是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公益用房、社会捐赠资产等未纳入账务核算和台账登记管理;对国家政策性补助形成的公益性资产,未进行权属划分,造成权属虚置。
三是资源管理方面:对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山地、水域等自然资源,未进行完整详细的登记管理,经过多轮对外承包或者建设征用,有的改变了性质,有的资源价值或者面积缩水减少。
(三)制度执行方面
个别村存在镇街包片领导、财政经管干部及委托代理中心业务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的问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账款要分管,但有村干部自收自支,将集体资金公款私存或用白条抵现金或违规挪用集体资金,供个人使用长期不还,会计出纳形同虚设,严重违反财经纪律。
三、几点建议
(一)配强队伍,人员专业化。要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人员岗位专业条件,坚持“凡进必考”,做到多渠道招聘、引进、选拔实用人才充实到农村“三资”管理队伍,不断注入新鲜活力,解决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鼓励在职干部自学,积极参加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制定乡镇财政干部中长期培训计划,采取分批次、分层次、分年龄段,有针对性地全员业务培训。同时,结合实际组织村组干部、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
(二)做好清理,家底明了化。一是在资金清理方面,应由财政、审计、纪检以及乡镇有关部门组成专门清理小组,对农村“三资”进行全面清理、核实,重点将上级转移支付、“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征地补偿费、集体发包、租赁和经营各项收入以及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等全部纳入账务核算,严禁坐收坐支、公款私存、账外结算等,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确保资金管理、账务核算的真实、准确、完整。二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将集体房屋、建筑物、工具设备、公益设施、无形资产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对各类资产的保管、使用、处置、收益等情况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卡片账,做到产权明晰、责任具体、账实一致。三是在资源管理方面,将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山地、沙石、水域等资源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分为收益性和非收益性资源,对资源名称、资源面积、经营方式、经营单位(人)、经营收益、合同编号、合同到期日等情况建立资源管理台账,确保资源发包、流转、收益等规范、公正、透明。
(三)出台办法,制度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各村由村民代表投票选出5至7名村民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名副其实地行使职权。村里的资金收支、资产变化、资源管理等原始凭证必须经理财小组成员集体审核签字后才能生效、入账;重大资金开支、资产处置、资源开发等事项,还必须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通过做出决定。设立村务公开栏,对财务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项目建设、一事一议等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建立资产资源公开交易制度。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等,应经过具有评估资质的单位,按法定程序进行科学评估,按市场原则合理确定价格,实行招标投标,严格合同管理,确保集体资产收益最大化。三是建立定期審计检查制度。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的定期清查制度、统计台账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资产评估制度,完善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将农村“三资”管理纳入常规审计范围。
(四)加强监控,管理常态化。一是强化组织监督。各村发生的各项收支必须取得合法凭证,支出票据必须有经手人、村支书、村主任签字和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批,方可予以报支,各村对支出(尤其是非生产性支出)做到重点监管,从严控制。二是强化群众监督。加强财务公开工作,及时将财务资料按季度进行公开,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集体事业的积极性。三是强化联合监督。建立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奖惩分明、监督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大事前监管与事后查处力度,做到印鉴分离,会计、出纳分设,资金拨付短信分发,通过银行短信提醒,让村(社区)主任、财政所长、乡镇街道分管财务领导等相关人员,及时掌握资金流向,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发挥纪检、检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动效应,及时发现、纠正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作者单位:中共蓬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