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改革的深化过程中,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先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影响因素和思维训练要点加以阐述,然后探究思维训练的具体措施,通过此次对数学教学思维训练的理论探究,主要是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训练方式
引言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难度有所增加,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候就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结合实际教学要求有计划的学习。学生思维训练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从这一基础层面得以强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良好发展。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影响因素和思维训练方式
1.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影响因素
其一,教学观念因素。影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因素比较多,教学观念是重要因素,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会制约学生思维训练[1] 。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向学生传输数学知识,而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没有加强重视,没有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鲜明的突出,学生在课堂中比较被动的学习,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缺乏思考,整体的学习效率比较低下。
其二,教学方法因素。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相对有了提升,为促进学生的高效化学习,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的方法,为学生高效化学习提供动力。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也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而从实际的教学现状能发现,教师在应用教学方法过程中,并没有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相结合,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2] 。
1.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要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在具体教学当中通过对学生变通思考意识训练比较重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变通意识的训练就能有助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解决数学难点问题上更加灵活。再者,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训练要注重教育学生思维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会有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所以训练学生思维就要注重把握好核心要点,也就是思维方法教育[3] 。要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在认知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强化,从整体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另外,要注重有效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自主的发现问题以及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的重要举措。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措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训练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从以下几点要加强重视:
2.1科学导入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要从课堂导入环节加强重视,导入的效果优劣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对学生思维训练产生影响。对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形式来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深化学生图形形象思维,这就能为学生循序渐进思维能力提升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方案资料,注重教案当中对课堂各环节的科学设计,采用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整体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应对[4] 。
例如:数学教学中在讲述到“统计”的知识点时候,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讲解,就要注重把握好教学要点,设置科学目标,让学生对统计概念有相应认识,能够简单分析数据。为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训练,教师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就要和学生的生活内容相联系,生活中对统计方法有哪些应用,让学生思考和统计相关的内容。为将复式统计表以及单式统计表分别,在课堂教学中就可运用投影仪设备来为学生展现不同的统计表格,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认识两种统计表的不同。学生在经过对比分析后就能明确两者的不同。通过和学生学习的需求相联系,科学化的导入知识点,这对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培养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2.2情境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训练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利于学生高效化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将情境教学方式和学生思维训练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当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5] 。数学知识有固定体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也是递进的,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新旧知识联系,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學方式来对学生积极引导,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例如:数学教学中在讲述到小数的加减法的知识内容中,这就可为学生设置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购买商品。教师将教室中的一些物品作为商品,标上价格,让学生选择相应的物品后计算购物的总价以及买单消费。如黑板擦2.3元,椅子56.5元,桌子80.4元。学生选择后到收银处买单付款,顾客拿出两张100元的钞票给收银员,这时候可让学生计算自己购买的这几种商品需要花费多少钱。学生就会计算2.3+56.5+80.4=139.2,而拿出了200元钱,应该找回60.8元,也即200-139.2=60.8元。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下,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就会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思考,从而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2.3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要能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在教学中通过教授双向问题思考方法,让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出来。双向思维中,正向思维是传统问题思考流程,逆向思维注重让学生从结果出发思考形成原因,这对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具体逆向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就要和数学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数学教学中在讲述到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知识点时候,通过结合加法的运算定律(a + b)+ c = a +(b + c)让学生完成25+31+25=(25+25)+31=81后,把得到的结果带入到原式当中验证,进行检查是不是存在误差,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训练的方式就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全面分析思考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数学推理能力。
3.结语
综上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已经无法促进教学效率的高效提升,这就要求在具体教学中从多角度进行考虑,以创新的方法应用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田济川.探索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35-136.
[2] 唐广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94+96.
[3] 孟芬芬.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23.
[4] 李晓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188-189.
[5] 黄元景.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学周刊,2017(02):31-32.
作者简介:
许清平(1975年9月10),女,土家族,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常德师范高等学校专科,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作者单位:张家界天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