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青年大学生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常态化研究

2019-10-21 17:39王晶岩
锦绣·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常态化

摘 要:东北抗联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应有效利用,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和校园文化的育人优势,助力青年大学生践行东北抗联精神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东北抗联精神;常态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用无数抗联将士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应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并把其与新时代需要相契合,以其鲜明的时代价值,引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1.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可助力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习主席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一语道破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东北抗联将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挑战人的生理极限与敌人殊死搏斗;杨靖宇、赵尚志、陈翰章、赵一曼等无数抗联英雄,或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或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而宁死不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宝贵生命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抗战必胜的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以此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可助力青年大学生在拜金主义、个人利己主义以及西方各种意识形态的传入的冲击下,坚定树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会实现的信念,并为之奋发进取,顽强拼搏。

2.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可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它可激发个人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无限潜力。青年大学生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影响。虽有爱国意识,但爱国程度不够,对祖国感情比较淡薄。这就要求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刻也不能松懈,用东北抗联将士身上所体现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志,为拯救国家危亡,宁死不屈的报国之情,感染教育大学生,

3.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可培养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革命年代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在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淡化了艰苦奋斗的意识,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年大学生,铺张浪费、追求享受安逸,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为理想目标而艰苦奋斗的意识;遇到挫折沮丧不振,甚至轻生者也时而有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艰苦奋斗意识培养作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东北抗联将士在极端苦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14年的点点滴滴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为题材教育学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优良品质,提升他们抗挫折意识。

4.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可提升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骨干,他们是否有责任意识、是否敢担当作为,将关系到能否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因此,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日趋为高校所重视。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为反抗日本侵略,拯救国家和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坚持抗战,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鲜活体现。以此为素材感染教育青年大学生,使其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联,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社会的前途一致,

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常态化的路径

1.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中

思政理论课教师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或通过讲解、讨论、观看视频、现场教学等方式,把东北抗联精神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东北抗联历史、体会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从中接收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对杨靖宇、赵一曼、陈翰章等英雄事迹的重点介绍和讲解,使大学生接受抗联将士身上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宁死不屈、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高贵品质感染和洗礼,视其为学习的楷模,

2.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也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宗旨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和有效利用这一平台,结合思政理论教学有关东北抗联的内容做系统规划和部署,把与东北抗联相关的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博物馆、抗联遗址等列为实践教育基地,利用重大节庆日,组织参观、敬献、纪念以及重走抗联路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地感受抗联将士的英雄事迹,

3.东北抗联精神融入网络育人中

随着信息化的突飞猛进,网络世界越来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的眼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挑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施教的新途径。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占领网络阵地,发出正面声音,传递正方能量。东北抗联精神作为红色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必须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工作者,可利用微信、QQ群、微博、论坛等方式向广大学生不间断的推送东北抗联的历史、英雄人物事迹、东北抗联精神实质以及时代价值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学生,助其成长成才。

4.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它的随时随意性和非强制灌输性为大学生所乐于接受。高校立德树人的宗旨要求重视和优化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保持校园文化的正方向、正能量。东北抗联精神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建设和提升校园文化的重要资源,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引导教育学生,对培养大学生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文焘.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吉林大学,2016

[2]张秀梅.东北抗联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j].学理论,.2012(11)

[3]李晓巍..浅析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 [j].商业故事,2015(7)

作者简介:

王晶岩,1965年生,辅导员,辽宁科技学院电信学院,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

项目成果: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青年大学生践行抗联精神常态化研究”

课题编号:XSSZ19001

猜你喜欢
青年大学生常态化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调查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常态化研究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试析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当代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