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菊 杨军
摘 要:“两多两少两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两多”就是教师多传授学习方法,学生多做练习;“两少”教师做到少讲精讲,学生少作业负担;“两自主”教师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方法。实施和推广“两多两少两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如何做到少讲精讲,学生如何做到精练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总结出“精备善导”的教学方法,所谓“精备”就是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善导”就是学案导学、以案自学、自研互研、课堂高效。
关键词:两多两少两自主 集体备课 学案导学 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各有千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推行“两多两少两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两多”就是教师多传授学习方法,学生多做练习;“两少”教师做到少讲,学生少作业负担;“两自主”教师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方法。然而,如何才能实施和推广“两多两少两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如何做到少讲精讲,学生如何做到精练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总结出“精备善导”的教学方法,所谓“精备”就是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善导”就是学案导学、以案自学、自研互研、课堂高效。与大家共勉。
一、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新课程和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在“两多两少两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运行中,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做到精讲呢?那么,就必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1.集体备课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
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优势互补。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集体备课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3.集体备课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备课是上课的关键,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因此,集体备课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快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才能做到少讲精讲。
二、学案导学、以案自学、自研互研、课堂高效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编写的为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际上是以“学案”为学习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能突出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把学案发放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回顾以往的知识,完成导学案中预设的内容。观察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接下来,让学生打开数学教科书,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同时,学生之间进行探究,讨论,自主研究解答,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等内容,教师进行解读和梳理,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例题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内容,同学之间可以探讨研究,在完成一定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例题,对于难点和关键进行强调,尤其是通过例题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以及解题的策略挖掘出来,努力寻求以点带面、以少胜多、一题引领多题的解决方案,为今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
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有依据,教师讲解起来有抓手,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习惯,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过程,利用导学案,学生在整个课堂上,都在思考,动手书写,这样能充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生讲题、教师点评、及时反馈、有效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采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的教学方式。主要做法是,教师选择对那些不是特别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事先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理解能力好的学生,让他们自己上讲台上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都有兴趣听课,因为平时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有点厌倦,也不会想老师讲的是否有误。而现在由学生进行讲解,他们就非常关注学生讲的是否正确,在学生讲解的同时认真听,看看同学讲的是否有误,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同学讲的同时,学生自身也得到了学习,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大有帮助。同时,对于讲解的学生而言,那就更加谨慎,对所要讲解的内容更是深思熟虑。能用语言讲出来的东西,那学生一定是已经学会的东西,否则,也不会讲出来。而对老师而言,在学生讲解的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考方向,解答思路等问题是否有误,针对正确的地方进行肯定和表扬,而对错误和不简便的地方,进行更正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学生在讲解中学会,教师在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及时地反馈出学生理解不好的地方,及时的发现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做到了师生互动,达到了有效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具体的问题,随机应对。事实上,初中数学中还蕴藏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的灵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随时的加以渗透。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一切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師的主导作用,调动各种教学资源,较好的发挥课堂驾驭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