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9-10-21 06:51常彦龙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常彦龙

摘 要:初中教学是教育整体事业发展中起主要承上启下衔接作用的关键部分,因此,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学活动创新發展、教学模式适应性革新,是实际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初中物理学科是初中整体学科中对学生理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所以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对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改造,是最大程度帮助初中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关键步骤。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型改革和其实际发展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 物理教学创新 物理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进行。教育事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事业,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全社会有意识的对其进行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才能切实为社会输入适应性发展人才,帮助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及时、充分、高效和有针对性地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是切实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关键因素。就目前初中物理教育发展趋势而言,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必须帮助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础物理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据研究表面,初中物理学科开设对于学生未来长久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以革新教学模式作为总的出发点,实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帮助初中生学好物理的切实举措。[1]

一、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教学改革过于片面化。在全社会倡导新课改改革切实进行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过于急切地想要迅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其实际开展工作中却没有充分体现新课改实施的意义。这就导致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仅仅只是存在于表面形式上没有深刻内在意义可以被探寻。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课堂知识教授的核心地位,学生永远只能是配角的地位。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过于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其自身学习主观能动性发展,扼杀了其创新学习能力的拓展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深刻、细致的理解新课改实施的实际意义,并有意识地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摒弃,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适时恰当地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拓展提升,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活动实践缺失。就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发展而言,教育工作者过分重视理论课程的活动开展,忽视了物理实践对于学生实际提高物理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也没有实际结合物理实验对教材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现实讲解。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学生对单纯的物理教材实验知识和物理规律探索的了解不够深入明确。传统物理实践教学过于古板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物理理解能力培养产生消极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被大大降低,也就没有了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其学习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2]

二、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出的有效措施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探讨,现今还有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不能切实跟上新课改的发展步伐,导致其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都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提高。新课改强调的教学模式改革,是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到学生课堂主人翁的重要地位,并以此有针对性地对其知识接受方式方法进行适应性改革发展。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切实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采用灌溉式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传输,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对教师教授知识进行掌握学习,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这对于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全面来说也是起反面效果。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切实建立学习主人翁意识,是帮助提高其物理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举措。

例如,把讲台的位置让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自身物理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提高。教师在结束一章节学习内容之后,可以布置课后总结任务,让学生自行对已学习知识进行反思,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安排学生勇敢的上台对自己的学习反思结果进行汇报,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对知识产生理解。把课堂的更多时间和表现机会留给学生,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际帮助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物理学科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对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该教学方法的采用能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实际帮助学生的物理思考方式进行拓展性发展延伸。

充分结合试验实践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改的提出实施,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在对传统理论课堂进行优势延续的前提下适当开设系列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活动,切实高效的帮助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所需要的实验条件中,为了切实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选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杠杆,撬棍、剪刀、钓鱼竿等都可以被采用。利用这些常见物品来对物理规律进行实验讲解,在有效增加学生实验互动的同时还能适时减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难心理,是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适应性改革。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陈旧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学生物理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并充分利用物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切实帮助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全局发展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摭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77-178.

[2]何永强.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学周刊,2019(23):48.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动力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试分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