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摘 要:初中学生因为性格特征和社会经验及文化素养不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将学生当作独特的个体来看待,创设创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的真谛和魅力。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高效教学
初中语文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但是,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发现,当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等。对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创设有趣情境,调动学生写作热情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教学亦是如此,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才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和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中。为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景俱佳的教学氛围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1]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一课时,这是一篇描写园林景观的美文,课文以说明文的形式描写了我国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以及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为了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笔者在讲完本课的相关知识点后,让学生以桂林山水的风景为例,写一篇参观游览类的文章。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笔者让学生欣赏了一些桂林山水优美景色的相关视频和图片,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直观的意象美,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桂林山水具体景物的直观印象,然后精心设计了作文题目——《江山如此多娇——以“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为例》,让学生进行风景描写类的写作训练。如此,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具体感知到所要描写的事物,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能够从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问题教学,打开学生学习思路
教学环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平台,体现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环节应用问题教学,是对学生一次试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途中打开自己的思路,挖掘自身的潜力,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降低对问题思考的畏惧心理。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出现学生即使面对问题,也不主动思考,而是等待教师给出答案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应用问题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文中列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中,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桥梁的形式美与内涵美,纷纷感叹先人的智慧与勤劳,接着学生围绕笔者给出的问题反复阅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进行思考与讨论后,汇总整理了问题答案,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环节应用问题教学,推动了学生的思考,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发掘学生潜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充分说明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支极具开发价值的潜力股,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一位同学都是可造之才。而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教学则是一个突破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语文学科强大的包容性,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知识,如何可以有效地学好语文,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知识的全面解读,有利于让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治学态度,以便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2]
例如,在教学《白杨禮赞》这一课时,伟大作家茅盾通过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的经典手法所写的一篇经典散文。对于本课文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茅盾的背景资料,在课上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再予以补充和纠正。了解了作者背景信息后,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始诵读课文正文,阅读完毕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句子选出来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作者礼赞白杨所花费的心思,例如为何描写西北高原环境的恶劣,又为什么要刻画白杨的具体形象,为什么排比反问白杨的象征意义等。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和指点,并非一味灌输现有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真正意义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和进行的导向,也是改进和革新的重要依据。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积极地转换思想观念,并从现实学情出发,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56-57.
[2]康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