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10-21 06:51李文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李文成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语文学科的教育宗旨在:培育学生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的语文素养。依此,教材文本设置与排列亦采用了单元主题的方式,即单元内文本皆从属于所对应的单元主题之下,以为此宗旨的实现提供便利的条件。但在沿袭传统独立型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惯性下,对其宗旨与教材设置方式的忽略亦便成为常态而始终无法突破此惯性瓶颈而建立起新的教学范式。课本单元主题下的“群文阅读”策略便是对此创新缺口的补充,其通过利用教材文本排列方式而将独立文本进行整合与联系,再从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进行文本看待,从而达到语文素养培育的学科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认为:语文教的是文本,文本是篇篇独立的,因此对其的教学亦理所应当采用独立的形式。而语文教育的真相却是: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文本和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应是媒介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亦因此,文本教学方式灵活可变,将惯性的独立型文本教学方式扭转为单元整合型亦便具有可能与可行性。教材文本单元化的设计形式亦为此的实施提供了条件,而关于在此单元范围内进行群文阅读的指导方法以及在方法指导下的具体内容落实的问题,我们则在下面展开一一探讨。[1]

一、单元主题下的对比式群文阅读模式概述

在以单元为单位的文本阅读教学形式确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的则是指导落实此形式的方法论。我们知道:在对多个事物进行同步解读的过程中,明晰每个事物的特征并提炼出其共同特点的最好方式则是“对比”,因此,以“对比”为方法论,即对比单元内文本在同一维度下显现的不同特征来对群文阅读进行指导,无疑为最适切的渠道。

而“在对比方法的指导下该如何建构具体的阅读模式”则为在此之后出现的又一关键性问题,也即是“在什么的依据下对比什么”的问题。这里的依据毫无疑问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而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将此与文本学习重点结合,我们便可得出此“对比什么”问题的答案:对比文本内容、对比写作手法、对比揭示主题,以最大程度上深化对单元人文性主题及其所涉及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群文对比要点及方法详谈

1.文本内容对比——明确单元主题说明层面

文本内容是学生进行文本学习所需要了解的前提,而在单元群文阅读模式与文本间对比的方法指引下,对此的审视基点我们则应建立在单元主题的基础之上,也即通过对单元内每篇文本内容的概括、联系和对比明确单元主题的说明层面,以为主题理解与之后的文本间对比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包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此两篇精、讲读文本与《一面》《有的人》此两篇自、略读文本在内的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前三篇作为群文讲解对象。在此文本内容对比环节,我则先让同学们去阅读了单元导语,因其是对本单元多文本共同方向的介绍,而能够让同学们的多文本内容整合与对比有所依据。如在同学们概括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对伯父鲁迅的回忆和纪念、《一面》: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回忆和纪念、《少年闰土》:作者鲁迅对儿时朋友“闰土”的回忆此三篇文章的写作内容之后,我则引导其依据单元导语去整合此而得出单元主题:认识鲁迅,而这三篇文章则通过一个亲人与一个青年对鲁迅其人、其事的记录与鲁迅自身的书写而从其心怀国家人民、关爱青年、憎恶封建黑暗对人的折磨三个层面介绍了鲁迅。此环节将让同学们意识到单元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与单元主题,从而能够方向更为清晰地进行对文本之后的细致化解读。[2]

2.写作手法对比——学习单元主要语文知识

写作手法即一种在语文工具性属性之下的内涵项,其是对汉语语言灵活运用方法的展现。其主要包括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作方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单元主题与范围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则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群文文本的共同写作方向,如写人、写物、状景等,而后围绕此展开群文之间的写作手法对比,以通过对比而更能明显地感受到对于同一个写作方向,用不同写作手法描摹的方法、形态以及各自不同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掌控能力与运用能力。

例如:在上述提及的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所在的单元群文教学为例,经由上述第一点中的三篇文本写作内容对比,同学们既已明确此群文的主题与共同写作方向皆是“鲁迅”,即“写人”,在此写作手法的对比环节,则是对各篇文本“如何写人”及“各文本写人方法”的对比,以在此实例中习得写作手法知识的同时,体会文学文字的魅力。如在表达方式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更易吸引人的阅读兴趣与注意力;《一面》则是顺叙,则显得条理清晰与自然贯通;《少年闰土》本身为顺叙,但亦为其所属小说《故乡》中的插叙部分,插叙在突出人物形象性格及主题、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如此,同学们则能够明白记叙表达方式下依旧可灵活变通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每一种方法所塑造的不同文本魅力。除却此,在描写的表达方式下,三篇文章中皆有诸如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写鲁迅的动作描写为:“父亲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少年闰土》中写闰土的动作描写为:“手捏一把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对此,我则让同学们进行对比,以结合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观察进行动作描写时所需抓住的重点,即“细化”,以将人物刻画地更为形象生动而易于想象。如此,通过这样的写作手法对比,将大大提升同学们关于语文之工具性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3.揭示主题对比——体悟單元主题深度内涵

在群文阅读中,继基于语文工具性的写作手法对比之后,便应是基于语文人文性的写作主题对比,以使学生体悟单元主题的深度内涵。此途径与目标之间的联系原理为:单元内被纳入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皆从属于同一单元之下,所以各文本主题则必指向同一的单元主题,但鉴于各文本所叙述主题方向或层面的不同,而使得学生通过群文对比阅读能够较为全面、深入地领悟到单元主题的深度意蕴。

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所在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在写作内容、手法的对比之后的文本主题对比过程中,我先让同学们分别总结出三篇文章各自的主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自己对伯父的敬爱之情;《一面》:一位青年工人通过鲁迅低价卖给自己书的经历,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少年闰土》:鲁迅通过刻画一个“聪明、机智且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而与其所属《小说》中的中年闰土做了巨大对比,从而揭示封建传统对劳苦大众精神迫害的真相,表达自己对现实黑暗的强烈不满与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在此之后,我则让同学们对此三个文本的主题进行对比,并结合第一点中通过内容对比得出的“认识鲁迅”的单元文本主题,以总结出自己通过本单元文本学习所认识、感受到的鲁迅形象,并说出自己对鲁迅其人的看法。同学们在此归纳总结的过程则便亦是其相比于独立文本而通过整体看待、更深入认知“鲁迅”主题的过程,如鲁迅一生都在为着人民思想与社会的解放、驱逐现实的黑暗而奋斗,他通过文学、通过形象将启蒙思想渗透进国民意识,引导、并与一代民众一起拨开了云雾而竭力寻觅新时代的曙光等。这样的认知则标志着同学们语文、人文素养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并非单纯的文本学习任务的完成。

在单元主题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需要对多篇文本进行整合对比,鉴于小学生还较为薄弱的接受能力,教师还需秉持一个重要的原则——慢,即慢分慢解,以在促进小学生知识吸收与素养孕育的同时,使语文教育回归“春风化雨”此本应有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吴成贵.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和策略探析[J].新教师,2017(12):55-56.

[2]许丽慧.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16-217.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