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培训中导学案“三体”的运用策略

2019-10-21 06:51唐秋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三体导学案课本

唐秋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向“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转变。新教师要想尽快展开高效的教学工作,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导学案设计、课件运用以及课本教材解读,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新教师只有将导学案设计、课件运用以及课本解读与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本 导学案 课件 高效課堂

教材含有知识内容,又有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教师要重视教材这一重要的课堂教学依据,只有深入教材,理解了教材中知识体系,确定出适合班级学生学习特点的重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展开知识的构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谓的导学案,就是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中的目标、重难点,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展开自主预习,教师结合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展开教学活动,进而真正地做到以学定教。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导学案,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如果新教师能够将导学案、课件以及课本有效结合起来,他们就能创建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课堂。[1]

一、立足教材-----抓住根基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而且,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教师必须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适合班级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学习活动。[2]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山中访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作者将古桥、树木等景物看成自己的山中朋友,是为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深入理解了文本特点,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就能确定出实用性比较强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想象等手法抒发情感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紧接着,教师就要思考,如何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突破重难点呢?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感知能力。通过细细地品读课文,学生会发现,作者都是拜访了古桥、树林等朋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朋友的呢?如果教师在阅读文本时,没有深刻的感受和认知,那么教师又要如何设计教案以及导学案,教师又会如何引导学生呢?所以说,研读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是新教师必须要学习的重要技能。

二、巧用导学案——智慧共鸣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高效预习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会明白学习中的重难点,会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活动。导学案的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在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及发展学生的智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了,就会展开知识的自主构建,就会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师就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真正地实现了新课标中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因此,新教师一定要学会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导学案。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有关圆面积的知识,教师就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如下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已有知识展开迁移、类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就是理解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的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导学案模式下,学生积极自主地展开着实践探究,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在探究活动中产生疑惑,学生可以将这些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总结下来,然后针对性地展开课堂学习活动。

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站起来,分享他们的课前学习情况,发现了数学规律。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答案,再进一步地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妙用课件——和谐共生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直观呈现教学内容,还能够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更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新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将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为创建高效课堂做充分的保障。

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导学案,设计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微课件。中小学生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微课件非常受学生欢迎。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学生预习的多媒体课件。如人教版五年级《图形的变换》,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平移和旋转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开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示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就深刻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相关概念。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如语文课堂上,有关风景以及名胜古迹的文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相关的情境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课堂氛围下,展开文本的阅读理解;如数学课堂上,有关图形结合,或者空间知识的教学活动,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新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要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实效性强的导学案,并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三体”有效结合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基于生本课堂走向深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反思[J].刘崟.华夏教师.2018(06)

[2]论有效教学的提升——基于教学系统内部要素的视角[J].孙运虎,高有华.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2).

猜你喜欢
三体导学案课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刘慈欣《三体》将由亚马逊投资拍摄
《三体》中的物理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三体》获雨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