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思考

2019-10-21 11:00蔡岸辉程志昂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小学

蔡岸辉 程志昂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不断深入,小学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小学生德育教育方面仍然有欠缺,导致小学生思想品德与法治认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确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道德与法治

1 引言

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上已经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的国民综合素质水平仍然不是很高,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国民综合素质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教师要担负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认真负责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

2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对一个国家进行治理离不开法律与道德的约束,所以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知道法律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同时又要将正确的道德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该从小接受法律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国家今后发展做出贡献。德育教育不同于学生从小进行学习的其他必修课程,德育教育源于生活,并且要服务于生活,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进行理论知识地讲解,还要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真正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3.1 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虽然新课改的大背景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设定了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新观念渗透力不强,很多教师的旧观念仍然没有被改变,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仍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低。

3.2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认识不深刻

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氛围比较紧张,加之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没有参与感,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连被动吸收知识的效率都不高,更不用说主动学习。

3.3 教师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

学校和教师普遍关注的是升学率。所以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只关注学生必修课程的学习效率,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由家长进行,与学校并没有太大关系。

4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4.1明确德育教育目标

学校在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之前,应该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德育能力进行综合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教学正常进行,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教师在进行完测评后,要对教材做进一步解读,明确教学大纲范围,了解各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以小学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材中《积极进取》一章为例,教师在进行正式授课前,要准备好教案并完全熟悉教案。首先要通过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意义;分析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完善,为自己设立不同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然后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如果在你们即将进行的小升初考试中因为数学成绩太差,所以没有办法进入你们最想去的初中,你们会不会觉得遗憾呢?”等学生回答完,教师进一步总结并引入课题“不甘落后和积极进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学习什么是积极进取和不甘落后的人生态度。”接着教师利用PPT放出童第周的照片和他的资料,教师粗略为大家介绍童第周的生平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资料,童第周成功的经验是什么?阅读完以后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并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检讨并为自己设立当期小目标,设计出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然后在全班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予以表扬和鼓励,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心。

4.2 合理运用多媒体寻找资源

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的成长及成长环境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通过自身整体德育素质水平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教学时,要把思想道德与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在《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这一章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自觉抵制不健康活动的诱惑。提高学生分辨健康与不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的能力,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寻找一些因为不能正确辨别健康与不健康休闲娱乐活动而走向歧途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休闲活动。

4.3 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疲态,对学习丧失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學的过程中,还要通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真正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例如在学习《学会拒绝》时 ,教师除了通过课堂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小活动,如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对书本知识进行领会和理解。辩证看待别人提出的要求,学会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 。

5 小结

总之,教师应该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通过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并增强法治意识,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飞.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途径[J].新课程·上旬,2019,(9):55.

[2]高宇翱.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凸显法治教育力度[J].基础教育论坛,2016,(26):30-32.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