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媚
摘 要:生态课堂背景下“学困生”是每一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工作。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学困生”转化工作无疑是教育者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
关键词:生态课堂 学困生 落到实处 全面发展
生态课堂背景下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应该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造一些能够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有力的发展。对做好农村小学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是每一个在一线的数学老师需要解决的重大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在校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在外打工,迫使他们成了“留守儿童”,例如本班的刘梦馨同学和杨树胜同学,他们的父母终年在外省打工,父母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关注很少很少,平时与爷爷奶奶在家,他们的家庭教育、家长辅导就等于零了;还有一些同学的家长在周边打工,白天不回家,例如本班的赵佩林、秦剑英、方榆娜、陈攀峰等等,他们的家庭教育、家长辅导也等于零了;而有些同学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极度缺乏动手、动脑的机会,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在数学低学段的学习十分吃力,根本跟不上正常的教学步伐,从而造成态度上的消极,兴趣上的不浓厚,缺乏自信心;还有几个同学是单亲家庭,例如班上的李颖同学、杨朕睿同学,他们的父母都离异分别组成新的家庭,对他们数学学科的学习也不关注;他们上课没有精神,这样就导致了怕写作业、怕考试,缺乏独立地去思考,更不会去努力学习,也没有刻苦钻研的想法和能力。这些学困生具体表现为:第一、书写不认真;第二、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所以本校的“学困生”问题很大、很多;加上近几个学期从外校新转入的学生逐渐增多,他们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不得不成了数学老师最头疼的问题。[1]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如下:1、社会原因:板桥小学是一个农村小学,学生来源于农村山区和坝区,已有的知识基础较差。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素质低的多,教育没有方法;有的家长对自己子女娇生惯养,包庇和縱容,放任不管;有的家长则是无理可讲,动不动就是打骂,家庭没有温暖和安全感。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没有兴趣,行为上不文明等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3、学校教育和老师原因:学校为了抓成绩,所以就要对学生学习成绩要求很高,这样就经常批评、指责,这样又导致这一些学生失去了自信心;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努力学习的想法,还有些学生思想上理解上产生了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更严重有对立情绪,不想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2]
根据这些情况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对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进行动态管理。为每个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学困生”个人资料、家庭情况,老师转化工作的实际记录、学习成绩记录表及成绩变化统计表。老师根据“学困生”个人案例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方法,并对产生的结果做了记录。
2.主要是对农村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的跟踪分析,弄清他们学习吃力的原因,针对原因,个别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辅导,也就是单独辅导。
3.对农村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进行像朋友一样的友好沟通。沟通是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在老师和学生沟通中,全面地了解、评价学生,以鼓励的语言为主,主要是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在与家长的交流时要全面地了解他们家庭的实际情况,为转化学困生达成共识,与家长携手合作;达到目的,在学生与学生沟通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以榜样示范法,激起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4.交给农村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方法。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告诉“学困生”你们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中专心听课、课后认真复习、要积极动脑和动手去实践。使“学困生”由“能学”变为“会学”。
5.笔者不断实践,不断更正,不断完善转化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方法,以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3]
6.对农村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的练习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反馈,及时辅导和及时订正,必须做到面批面改,从而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4]
7.鼓励农村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大胆提问。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虽然知识掌握不好,问题有点多,他们不敢表现自己,最怕说话,最怕提问,或许也不会提问。有人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第一学段数学教师应提倡不懂就问,提问者最光荣。不管问题有多么简单,只要自己不懂就问,任何人没有资格讥笑你们。消除了学生的胆小心理,为他们提问扫清障碍,使他们提高自信心,这也是本人多年的教学得出的经验。
8.对农村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辅导工作落到实处。重视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使新知识变成疑点。教育者提倡“笨鸟先飞”。对第一学段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达到同样的目的。数学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困生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给予辅导,重点在对学困生解题思路的指导、学习习惯上的指导,专门为他们设计一个错题收集本,将错误的练习再做一遍,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对每一个知识点必须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做到当天问题当天清,决不留到明天解。
9.对农村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实施三大政策。政策一, 作业上的“减负”。为了更好地实施转化,在学困生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作业量上宜少不宜多,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采用优先、当面批改的原则,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政策二,课堂上的“优惠”。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应创造条件,润物细无声的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回答问题优先,操作活动优先,板演优先。课堂上,只要他们有丁点儿能力,就给他们平台,这样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政策三, 评价上的“优惠”。对学困生的评价不管是课堂上还是作业上都以鼓励“学困生”战胜自我为宗旨,只要与之前的他相比有起色,就给“优”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让他们体会到只有努力就会有希望。
农村第一学段的数学老师应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在农村的小学生中,有极少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恐惧感、认为数学难学、怕学,如何激发这些“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一点学习数学的方法,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实在和等待解决的问题。而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小学生学好数学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些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学困生,在一般人眼中就是学习差、思想差、态度差、习惯差的学生,似乎什么都差,是“不可雕的朽木”,作为老师如果忽视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不但对他们的成长不利,而且会影响到班级的整体成绩,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随着课程改革和全区创建“生态课堂”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学段数学学困生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没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基础的不扎实,成绩的不理想,独立性的缺乏、自信心的缺失和学习目标的不明确,为了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因此,作为农村第一学段的数学老师要注重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正确地对待他们,有意识地“偏中”,这不仅是追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矫正他们不良的心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戚秋芬.转变学困生个案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4)
[3]刘永强.浅谈溺爱型“学困生”成因及教育引导对策[J].学周刊,2018(03):39-40.
[4]孙艳艳.学习困难学生个案研究[J].科教导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