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静 李林峰
摘 要:旅游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全域旅游通过改变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形态和路径,扩大旅游辐射范围,提升旅游驱动功能,以资源、政策、资本、产业、区位、创意、消费、活动多种驱动因素形成动力机制促进城镇旅游经济增长,通过吸引游客进入和当地居民的本地务工实现人口聚集,通过改变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旅游就地城镇化,推动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本文结合海南实际绘制全域旅游下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图,并提出打破传统旅游开发的思维局限,增强全域旅游开发意识;分析城镇优势条件,明确主要驱动要素,并注重驱动要素的组合优势;保障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链的全域旅游驱动就地城镇化的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 就地城镇化 驱动机制 驱动模式 海南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1(b)-097-03
2018年3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动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发挥“旅游+”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中的作用,利用旅游的消费聚集、产业发展、生态提升、配套优化等动力价值必将促进城镇化建设。2016年海南省被确定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确立了2018年年底前全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都要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区,并通过验收的目标。同时,海南以资源禀赋和政策条件为先导,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业带动、陆海联动、城乡统筹”的非工业化主导的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化,以琼海为代表走出了因地制宜的实现人口集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就地城镇化模式。
旅游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能够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综合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城镇化的发展和发展过程[1]已得到普遍共识,以旅游为主导实现以全域旅游带动就地城镇化建设是旅游驱动城镇化的深度探讨,对海南全域旅游以及特色化、差异化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区域的全域旅游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界定旅游就地城镇化的定义,结合海南情况分析全域旅游对就地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并探讨全域旅游驱动就地城镇化的策略。
1 旅游就地城镇化
旅游就地城镇化既属于旅游城镇化的范畴,又属于就地城镇化的范畴;同时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城镇化或就地城镇化,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界定。本文在相关概念的对比与分析上对旅游就地城镇化进行界定。
1.1 旅游城镇化
城镇化源于国外学者所提出的城市化(Urbanization)概念,鉴于我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必须注重小城镇的发展,有学者把“Urbanization”翻译为“城镇化”,它是本土化的城市化概念[2],澳大利亚学者P Mullins于1991年提出“Tourism Urbanization”的定义,认为其是后现代城市最引人注目和最具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它不同于常规城市的表现,是为娱乐而建,以享乐的销售和消费为目的[3],旅游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促进了旅游城镇化的产生。国内学者对旅游城镇化的界定更注重旅游所驱动的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聚集,并由此带来城市质量提升、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大等表现特征[4],旅游发展促使城镇发生变化。所以,旅游城镇化的原因是旅游消费,引发的最初现象是非城镇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旅游城镇化与其他类型城镇化最本质不同在于旅游的驱动作用。
1.2 就地城镇化
以往所说的城市化、城镇化多是指外来人口、农村人口异地迁移到城市区域[5]。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出现的乡村人口不向城镇迁移而实现城镇化的现象引起学者的关注,并认为这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有别于异地城镇化的特色城镇化之路,将其称之“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突出了农村的就地改造,农民“离土不离乡”,农村人口因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成为了“城里人”,乡村转变为城镇。就地城镇化与其他类型城镇化最本质的不同是农村人口的非外向性迁移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就地改变。从其界定来看,就地城镇化的区域范围应该是县域及其以下城镇,属于小城镇论[6]。
1.3 旅游就地城镇化
旅游就地城镇化虽无明确的概念提出,但众多学者所研究的“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与城镇化发展问题”[7-8]“以旅游助推新兴城镇化建设问题”[9]“就地城镇化的典型范例”[10-11]等文献中都体现了旅游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基于以上对旅游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的分析,本文将旅游就地城镇化定义为:以旅游作为驱动力,不经过农村人口的向外流动,使农村人口在原住城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能否实现旅游就地城镇化取决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作用,“人的城镇化”是验证旅游就地城镇化是否实现的重要依据,更确切的是其中相当部分的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和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与城市人的趋同化。
2 全域旅游对就地城镇化的驱动
就地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2018年4月在中国知网以“就地城镇化”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搜得期刊文章464篇,学者们对就地城镇化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大城市带动”“政策推动”“科技促进”等方面(如表1所示),政策推动中的“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中的旅游业、产业融合中的农业+旅游业等都体现了旅游对就地城镇化的驱动作用。
旅游就地城镇化就是充分发挥旅游对就地城镇化的驱动作用,依据城镇的资源条件、产业条件、区位条件、政策条件等发展旅游业,改变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旅游对城镇化的驱动主要取决于城镇的资源因素,全域旅游努力实现旅游区域的全覆盖和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是對旅游驱动功能的提升,没有资源条件的城镇可以通过旅游集散地、创意旅游产业、旅游购物消费、旅游会展与赛事组织、旅游地产运作等形式实现就地城镇化。笔者结合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与运作形式、旅游就地城镇化发展目标,绘制全域旅游下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图,如图1所示。
全域旅游促进了海南各城镇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政策上的导向与支持,加快了资本涌入,“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地产、“旅游+”互联网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的驱动效应产生并发挥作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的城镇借助区位优势发展成为旅游资源聚集区的服务补给城镇;借助全域旅游的推动,主题、概念型创意旅游城镇;提供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地域特色旅游商品的消费城镇;结合地方民俗与赛事开展活动的城镇逐步发展。旅游发展促进了城镇经济收入增多、城镇基础设施与卫生环境等得以改善,社会治安更加稳定,城镇居民逐步社区化,生活方式与城市接轨,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保障使得本地居民迁出率降低,再加上游客量增多而形成人口聚集。因全域旅游驱动的生活与生产式就地城镇化形成,居民素质提升,村民变为市民,生活的便利化程度提高。旅游相关行业发展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旅游的创收性也吸引了部分居民自主开展旅游经营,居民不用出门打工,在居住城镇改变了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旅游收入在居民收入中占比逐步提升。同时,城镇的发展也对游客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旅游经济增长进一步促使了全域旅游发展。
3 全域旅游驱动就地城镇化的策略
全域旅游改变了传统的旅游业发展形态和路径,以旅游为优势产业,全面盘活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积极融合其他产业,综合各方面优势,倡导全民参与,实现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全域旅游将旅游的带动效应由优势资源聚集区辐射到了包括广大城镇在内的全域范围,并增多了旅游的驱动模式,提升了驱动功效,对城镇经济发展、环境改善、设施完善等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进而所带来的人口聚集以及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在全域旅游驱动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中,如何更好运用各种驱动力,完善驱动模式是真正实现全域旅游对就地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实现旅游就地城镇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打破传统旅游开发的思维局限,增强全域旅游开发意识。全域旅游对就地城镇化起到驱动作用,需要启动全域旅游开发模式,提升旅游驱动功能。传统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决定论会对城镇的旅游发展造成阻碍,广大旅游资源非优城镇不敢奢求发展旅游。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之下,资源、政策、资本、产业、创意、消费、活动等都能成为城镇旅游发展的支撑因素,只有城镇旅游发展了,城镇才能借助旅游经济效应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劳作、生活模式,就地城镇化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分析城镇优势条件,明确主要驱动要素,并注重驱动要素的组合优势。各城镇由于旅游资源拥有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产业基础不同等,在全域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选择也不同,不是所有城镇都具备发展旅游,实现旅游就地城镇化的条件,有条件的城镇也要对自身的优势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主导驱动因素,着重发挥主导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例如:是以资源驱动为主导因素还是以产业驱动为主导因素,就地城镇化的路径也会存在差异。同时,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否定其他因素的驱动作用,反而是要发挥驱动要素的组合效应,例如:资源驱动和创意驱动的组合,产业驱动和消费驱动的组合,资本驱动和活动驱动的组合等。因大多数城镇旅游发展的基础薄弱,通过全域旅游驱动实现就地城镇化还需综合运用各种因素的驱动作用。
第三,保障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链。无论选择资源驱动还是选择产业、资本、消费等驱动形式,城镇旅游的发展以及城镇环境的改善都需要有基础设施的保障,这里的基础设施包括旅游服务设施和城镇公共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是保障旅游者旅游的基础条件,公共设施的完善一方面能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的需求,是改变其生活方式,使其市民化的关键;另一方面也是旅游者旅游是否便利与是否愿意長时间停留,形成人口聚集的影响因素。旅游产业链的完善对旅游就地城镇化至关重要,一方面,城镇旅游的发展不单纯的是有观光游览的场所,而是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各产业链的齐全与完善,这样才能保障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可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留住他们在居住城镇打工和创业,改变原有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这是人本就地城镇化的根本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新生.旅游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典型模式与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1).
[2] 聂伟,风笑天.城镇化:概念、目标、挑战与路径[J].学术界,2014(9).
[3] 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Regional Research,1991,15(3).
[4] 刘敏,刘爱利,孙琼,等.国内外旅游城镇化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6).
[5] 李强,张莹,陈振华.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1).
[6] 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J].广东社会科学,2015(1).
[7] 刘晓鹰,杨建翠.欠发达地区旅游推进型城镇化对增长极理论的贡献——民族地区候鸟型“飞地”性旅游推进型城镇化模式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8] 昌晶亮,余洪.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6(6).
[9]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课题组.把握黄金机遇期,以旅游助推新型城镇化[N].中国旅游报,2013-01-04.
[10] 上官健,王文龙.就地城镇化探索与实践谱写美丽海南田园城市篇章[A].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C].2013.
[11] 王会霞.海盐:全域旅游助推“就地城镇化”[N].中国旅游报, 2014-01-29.
①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YB)17-64)。
作者简介:闫静(1982-),女,汉族,河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李林峰(1981-),男,满族,辽宁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乡村治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