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据分析提高数学一轮复习效率

2019-10-21 04:50于中洲
年轻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复习数学

摘要:如果说高一和高二的教学像“栽活一棵树”,高三复习则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非常大的功夫。高三老师要有大局观,要有把知识点融会贯通的能力,要针对“每棵树”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对,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得到的数据也不准确,但现在网上阅卷,教师借助科技的力量,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分析效率和准确率远远高于人工。下面文章根据教学体会举例介绍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关键词:数据分析;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3-00128-01

1对比平均分,反思教学

笔者会先把自己教的两个班每个题目的平均分与全市平均分对比,如果比全市平均分低,说明自己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出现了问题,笔者会回想自己的教学,反思是定义没讲清楚还是没教会学生审题。如果是前者,笔者会把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查漏补缺,重新再讲一遍,如果后者,笔者会在后续教学中提醒他们对熟悉题型要注意条件问法的变化,不能看到熟悉题目就用固定思路作答,在讲解题目时笔者也会经常修改條件,争取讲一道题,懂一类题。遇到新情景审题注意圈出重点字眼,题目读两遍,减少掉入陷阱的概率。如在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中选择题第10题中:

(10)在△ABC中,点D是AC上一点,且AC=4AD,P为BD上一点,向量AP=λAB+μAC(λ>0,μ>0),则4/λ+1/μ的最小值为(  )

A.16

B.8

C.4

D.2

答案选A,笔者所教两个班的错误率都在70%以上,学生中31.4%错选B,36.1%错选C,13%错选D。分析试题,错选B的同学是因为粗心大意,计算不仔细,4/λ+1/μ=(4/λ+1/μ)*(λ+4μ)=8+16μ/λ+λ/μ≥2√16μ/λ*λ/μ=8,错选C的同学则是公式不熟练,4/λ+1/μ=(4/λ+1/μ)*(λ+4μ)=8+16μ/λ+λ/μ≥√16μ/λ*λ/μ=4,错选D的同学则是不会做。为了加深学生对的理解,在讲评试卷时,笔者挑做错的到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下面同学认真思考错在哪里,并认真讨论如何才能避免错误。通过错误再现并及时订正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同学都印象深刻,在后面考试遇到类似陷阱类题目时,极少人会重蹈覆辙。

2积极分析进步较大的学校数据,虚心取经

在成绩分析中,笔者除了关注本班成绩,还关注各个学校的平均分排名。在第二次调研考中A校数学平均分比B校低5分,第三次A校数学平均分比B校高了3分,两个半月的时间,A校反超B校,对比两个学校的小题分数,发现A校选择题平均分比B校低1.3分,而大题比B校高4.3分。一般情况数学学科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平均分反追8分是不可能的,这当中一定有技巧。笔者第一时间找了解这段时间的复习方法,的教师他说没有绝招,只是把高考评分规则印发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大题是按照步骤给分的,即使你不懂如何解这个题目,但你可以根据题干写一点相关步骤,每道题每个人都按照要求做,平均分就提高了。对于生源比较薄弱的学校,考试时学生不是没时间,而是不会做,让他们把以前拿来在草稿纸上乱画的时间用来写解题步骤,抱着淡然的心态,能拿到分最好,没拿到分也没关系。笔者给学生举了个例子,如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0题(12分):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o),四点P1(1,1),P2(0,1),P3(-1,√3/2),P4(1,√3/2)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1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1过定点。

题目看起来很难,学生第一眼看过去不会做,但笔者告诉学生只要写出以下内容,拿3、4分不成问题:

由于P3,P4两点关丁y轴对称,故由题设知C经过P3,P4两点。

又由1/a2+1/b2>1/a2 +3/4b2知,C不经过点P1,所以点P2在C上。

因此1/b2=1,1/a2+3/4b2=1,解得a2=4,b2=1

故C的方程为x2/4+y2=1。

笔者带着他们逐步分析,他们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写出前两个步骤,那就有4分了,觉得自己很厉害,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信心。

3认真分析临界生的成绩

临界生分为单科临界和总分临界,在每次分析成绩时,笔者先从阅卷系统中调出总分临界学生的数学成绩,找出因为数学成绩拖累总分的同学的试卷,然后再调出数学单科线上4分和线下8分的同学试卷。和他们一起认真分析试卷,鼓励他们只要再努力一点点,比如多做对一个选择题或认真写下大题步骤,他们的成绩马上就上线了,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和鼓励,学生们在后续学习中更加认真,考试时也更注意答题技巧。

总之,合理巧妙利用数据,可以反馈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和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针对性,也更高效。

作者简介:于中洲,男,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复习数学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