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博
勤奋努力的青年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答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这充分体现了教师承担的历史责任之重大。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农村青年教师,我们必须勤奋地“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思考,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及培养过程
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中心小学30周岁以下教师有71人,占教师总数的45%,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100人,占教师总数的65%。青年教师的基数较大,这些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又走进学校,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心理预期的不同步、专业技能的不成熟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部分青年教师无法迅速实现角色的转变,很难从被教育者变成教育者;同时对小学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缺乏了解;也有一些青年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内容,未掌握与学生良好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在学生中没有树立威信;在与家长及同事的交往上,一些教师也存在着较大的沟通问题,这都阻碍了小学青年教师的成长。
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道路,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九十年代中期,我校开始进行教师三笔字、普通话的培养,并提出“抓师德、抓教学质量”,评优选先均以教学质量为主要衡量标准。我和我的同龄人就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第一阶段的受益者。
第二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年教师的培养进入到制度化阶段,青年教师通过知识竞赛大大提高了专业素养。竞赛成绩与学校量化考核挂钩,以此促进青年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
第三阶段:近十年来,青年教师的培养进入了精细化管理阶段,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渐趋成熟,青年教师素质不断提升。尤其是2014年正式启动“青蓝工程”后,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走上了快车道。
二、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一)弘扬师德,守底线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的专业提升首先是思想境界、道德素养的提升。我们先后完善并制定了《钢屯中心小学量化考核方案》《钢屯中心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教师忌语”和“教师寄语”,观看《榜样3》《焦裕禄》《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等。同时,我们还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最美孝行教师”“师德标兵”评選等,极大调动了青年教师提升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培训学习,打根基
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我们坚持了二十几年,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无论是录像课还是领导的业务讲座,我们都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除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我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推荐文章等方式,我们培养了教师的读书习惯。每学期,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必读一本教育专著,记录读书笔记。学校还曾为每位教师购买必读书目《学记》《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我的教育理想》等书籍并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由专人负责把教师读书笔记、反思随笔、案例论文等装订成册。让青年教师不仅吸收书籍的营养,同时看到自己阅读的痕迹。我们还创建了钢屯小学青年教师博客群、QQ群、微信群等教研沙龙,鼓励教师自主学习。
(三)聚焦课堂,求发展
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课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把课堂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研究,研究的成果再应用于课堂。二十几年来,我校强化常规教研,采取听推门课、教研课、示范课等形式,不仅保证了教研的时长,更注重课堂艺术的研究。无论是中心校还是村小,我们的原则就是检查不通知学校,查必反馈;听课不通知教师,听后必评。这样做既加深了上课教师对课的钻研程度,又提高了听课教师尤其是评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师徒结对,共进步
2014年3月,钢屯小学正式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实施方案》。通过师傅针对性带教,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健康成长。“青蓝工程”以师徒结对为基本形式,以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为主,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们掌握了与学生沟通和班级管理的技巧,同时创新了工作方法。
(五)以赛促进,再提升
我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从单项活动,如:三笔字竞赛、讲课比赛、说课比赛、学科知识竞赛、百科知识竞赛等,逐步完善、融合并形成了两年一度的青年教师基本大赛。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第六届共分为笔试、课堂教学、微机、朗读、钢笔字、粉笔字、才艺展示等七项。下一届的基本功大赛我们还将增加课前的说课、课后的反思环节。另外,学校以上级的各种竞赛为契机,进行赛前练兵,择优选派教师参加比赛,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六)科研护航,促成长
教学好比砍柴,科研好比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为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从“稚嫩型”逐步向“经验型”“科研型”转变。在进修学校科研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向国家、省市教育科研部门申请立项,承接科研课题。课题的研究带动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教师们完美地诠释了“每天提升一点点”的办学理念,青年教师也在科研中体会到了幸福感和成就感。
(责任编辑:李晶)